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牡丹作为一种审美样本的“前世今生”——“击鼓传花:黄可一个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熊晓翊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  4月9日下午三点整由今日美术馆主办的展览“击鼓传花——黄可一

  4月9日下午三点整由今日美术馆主办的展览“击鼓传花——黄可一个展“在今日美术馆3号馆1、2层开幕。展览由盛葳策展。艺术家黄可一1980年生于湖南,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上海当代艺术馆等多地展出,曾获得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意大利拉古娜当代艺术奖等。

  “击鼓传花”也称传彩球,是古代的一种民间游戏,流行于中国各地。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黄可一通过“击鼓传花”展示了牡丹花从古至今的变迁,以及艺术家本人对于牡丹花的描绘与表达。

击鼓传花NO.04 2014  800x1600 mm;1000x2000 mm  版数: 6+1AP 收藏级艺术微喷

击鼓传花NO.011 2015 800x1600 mm;1000x2000 mm 版数: 6+1AP  收藏级艺术微喷

击鼓传花NO.21 2015 1000x1000 mm;1500x1500 mm   版数: 6+1AP收藏级艺术微喷

击鼓传花NO.31 2015 1000x1500 mm;1500x2000 mm 版数: 6+1AP   收藏级艺术微喷

击鼓传花NO.37 2016 1000x1000 mm;1500x1500 mm 版数: 6+1AP  收藏级艺术微喷

击鼓传花NO.40 2016 1000x1000 mm;1500x1500 mm 版数: 6+1AP 收藏级艺术微喷

  艺术家黄可一在淘宝上搜寻最受中国大众喜爱的艺术品。他发现40多万条记录中绝大部分是牡丹花,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境下,被什么样的人创作出来?它催生了怎样的互联网艺术品消费模式?带着这样的疑惑,黄可一来到了洛阳市平乐村,这个号称中国唯一牡丹画生产基地的“农民牡丹画第一村”,在这个村子里,几乎一整村人都在画牡丹。黄可一在这个村落做了大量社会调查之后,以从淘宝购买国画牡丹“样本”的行为作为起点,重建了一个传统主题的当代美学与商业的双重模型,其中不但包括他对洛阳牡丹村的社会调研,也包括基于3D图形的计算机多维模拟、复合媒体表演,还包括对“产品”的网络再生产:一方面,通过商业众筹,知识精英和技术精英不复存在,“艺术”的准入门槛无底线下降,这变成了一个群策群力的过程。但在另一方面,精英艺术和大众审美依然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一切仍是“当代艺术”制度的创造。而艺术家本人,则将自己置于二者的边界,进行着这个关于系统和关系的追问。

CCTV9记录片《牡丹》

艺术家在平乐村采访视频

作为范本的牡丹图式

明代画家徐渭作品中牡丹局部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绘画的典型符号,牡丹肇始于人工培植,其美学也建构于近千年中国人世俗哲学的吉祥心理。在今天,伴随着商业和消费的迅速崛起,这种审美迅速演化为一种社会现象——传统被加固。在这个没有边际的新世界背后,黄可一找到了将其作为产业的牡丹村,并沿着这条线索寻找中国牡丹的起源、国画牡丹图的历史、国民传统审美的基础,以及一系列元素在网络时代形成的新系统。通过“击鼓传花”,黄可一力图深入探讨历史与现实、艺术与社会、个人与集体在今天的复杂融汇。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4月24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表演






 
关键词: 黄可一 击鼓传花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