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年度展揭幕 呈现“媒性的造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谢媛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开幕式嘉宾合影 

  “媒性的造型——2015~2016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年度展”于2016年4月6日下午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开幕仪式。

  本次展览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主办,上海大学中国书画研究中心承办,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协办。展览由汪大伟总策划,尚辉担任学术主持,策展人丁小真。

  本届年度展的主题为“媒性的造型”,依旧围绕造型展开。展览分为“本体与本源”、“语言与精神”、“媒材与造型”三个部分,邀请国内外艺术家45位,其中30位是上大美院教师,展示各种媒介的作品70余件。

 开幕式现场

  受邀参展艺术家阵容强大,有方增先、陈家泠、张培础、王孟奇、卢辅圣、仇德树、韩峰、刘健、王大平、白璎、毛冬华、贺戈箫、周隽、倪巍等水墨画家;有全山石、王劼音、邱瑞敏、徐芒耀、黄阿忠、姜建忠、章德明、李朝华、秦一峰、石至莹等油画家,并特邀已故油画家俞云阶先生作品参展;有陈妍音、王建国、夏阳、张海平、蒋铁骊、韩子健、肖敏、邱加等雕塑家;有版画家周国斌、桑茂林;摄影家敖国兴;影像艺术家Bill Brand (美国);陶艺家康青;玻璃艺术家王沁;首次呈现羊毛作品的金江波;刺绣艺术家王秦;综合媒介艺术家Vincent Ward (新西兰)、Katy Martin(美国)及数码艺术家朱宏。著名艺术理论家曹意强先生此次以艺术家身份携2件速写作品参展。全山石、徐芒耀也同时展出素描作品。

 展厅现场

  展览作品涉及13个门类,以期多维度地探讨造型与媒材的关系,并对当下艺术创作的造型诸问题展开深入而广泛的讨论。开幕式举办座谈会,并拟于4月举办学术研讨会暨闭幕式。

艺术家陈家泠 (左)、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汪大伟(右)

  展览同期在上大美院美术馆3厅(三楼精品典藏室)推出《美之演绎》文献展。此外,年度展与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合作的国际驻地艺术家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来自美国和新西兰的3位跨媒介艺术家,除了参加年度展,并于3月19日在K11美术馆举办名为“多维的时空”的讲座。

展览总策划、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汪大伟

艺术家全山石

上海大学副校长徐旭宣布展览开幕

  展览总策划、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汪大伟表示,展览由年度展为名,持续至第四届,展现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以学术为上“的治校方针,展览提出“造型”的连续主题,也是将探索美术创新与教育的研究模式,从实践印证到问题的再指出,同时也是具有科研性的一种探索。

展厅现场

  针对本届年度展的主题“造型”,策展团队从去年秋季开始陆续推送每一位艺术家的微信,在介绍艺术家作品的同时,着重询问他们对造型的看法。这种类似田野调查的方法,为本次展览打开了造型之于艺术创作的多元解读的宽广空间。

曹意强 《包豪斯与创造力国际研讨会速写之八》

  著名艺术理论家曹意强先生此次以理论家和艺术家双重身份参展,采访中他尤为突出的一个观点就是,艺术家是个个不同的独立体,艺术史、理论家则是后知后觉的归纳者。

王孟奇  《山川半壁任清啸》 

  与西方相对的,中国传统造型体系又如何呢?上大美院老教授,中国新文人画代表人物王孟奇先生说:“造型”一词似乎来自西方,颇有科学塑造的含义。然而与西方绘画相较,中国画则精于“摄取”。一个“摄”字就仿佛包含着并非外在形态,而在取人精血,摄人魂魄之意。按照中国人的理解,外在躯壳不过是一幅臭皮囊而已,要紧的是魂魄或灵魂,在中国绘画中则往往被称为神。中国画中一切表现只为传神达意,并非单纯为了状物肖形。故得神得意者必得形,不必计较于“似”。

方增先  《远望》 

  在美院的中国画系,另一支西方造型训练与中国笔墨相结合的学派,当属以方增先为代表的浙派人物画。他通过方子虹先生的微信留言,口述观点:“写意,一般从外表看是一个不经意的东西,随手抹来抹去,但事实上,它是经过长期的锻炼得到的经验。形体、结构、水墨,要相当熟练,在心里非常有数。所以,看上去不经意的东西,必须事先多作练习,多作准备。下笔看过去不经意,实际上每笔出来都是有来历,都是经过事先准备才能达到的。”两位的话语及作品并置一处,耐人寻味。

 

卢甫圣作品

  理论与书画兼长的大家卢甫圣先生的论述并未直面造型,然而其高屋建瓴的知性智慧,似乎就是对形而下的超越性预言:“绘画之所以存在,并非为了把可见的东西重复一遍,而是为了把看不见却又应该看见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可见物。在这个不断创造新的可见物的过程中,人们充分运用感性、知性和理性,运用想象、意趣和机杼,或切入或游离或超越于历史发展脉络,为视觉形态的日益丰富带来了无尽可能。时至今日,一种更加偏重知性的艺术选择渐渐崛起,它往往将具象与抽象、本体与跨界、存在与虚拟、哲思与观能糅合起来,从中西古今相交错的时代语境中捕捉亦此亦彼的灵感,使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尽可能趋向于知一知二之间。”

  “具象与抽象、本体与跨界、存在与虚拟、哲思与观能”,正是我们身处其中的当下境遇。而“从中西古今相交错的时代语境中捕捉亦此亦彼的灵感”,不正是我们当代艺术家正在从事的精神劳作图景的写照吗?

仇德树  《裂变》 综合材料  2015-2016年

  以裂变系列创造出自己独特艺术语言的艺术家仇德树,则将媒材看作艺术造型最为关键的环境:“艺术上的造型不是主要的,具象和具象存在的价值,抽象有抽象的长处,抽象有哲学上的思考, 而具象容易与人们心灵传统产生呼应,媒介是造型最关键的环境,艺术家的造型、语言都是通过媒介来变化的,一代人解决一代人的问题,每个时代的人都要接受每个时代的挑战,我们这一代人是解决如何把传统发展到当代。”

  然而在更为年轻的艺术家那里,造型并非一个原则性的概念。

陈妍音《1963- 父母》

  陈妍音的雕塑都是根据真实的照片来创作的,她并没有希望在作品中寄寓多少微言大义;也不着意于在具象雕塑的技术上的探索。只是希望如实地根据照片来塑造,通过雕塑、绘画来拼接自己关于母亲的一生,重现母亲的生命历程。“记忆在时空中停留着,储存在每个个体的心中,心于时空没有边界和隔阂,留在记忆中的情和型也没有边界和分离之说。某种情怀所至,随心造境,昙花一现,然又留存于记忆。周而复始,就在忆,型,造之中。”她的方法论和背后的故事,触动到人心的深处,真实、沉重、伤逝。艺术是自我救赎的途径,唯此足矣。

 

韩峰《远方的盛开》

  与理论家不同,韩峰的观点更为直接,他率性道出了这一代艺术家的共同话语:“‘造型’在美术学院里看上去是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情,但艺术发展到当下‘造型’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太强调造型反而会有束缚和限制。尽管我的作品‘造型’极其重要,但不是‘造型因素’重要,艺术因人而异,没有规定和界限,艺术最初的出发点不该是‘造型’。其实艺术最重要的应该是没有什么规定,大家认为很重要的你可以认为不重要,大家认为不对的你可以认为是对的,试着找另一种可能,这才是艺术的最初的出发点。艺术的出发点不是去谈‘造型’,不是一根线条应该怎么去画,这个是我的一个基本观点。”

  展览将持续至4月28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