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辽河套长城发现20个烽火台 长城青砖搭鸡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沈阳晚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人们常说: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其实不然。辽宁省长城资源调查考古队队员们,全凭一双铁脚板,考古调查出近千公里的“辽东长城”遗迹。10月29日,记者来到辽宁省长城资源调查考古一队队员身边。
长途跋涉寻找长城
考古一队队长陈山介绍说,辽宁省境内其他地区的长城,大多依山而建,形成蜿蜒起伏宏伟气势。但辽阳境内的长城,却依傍太子河修筑,由西南向东北蜿蜒而去,一直进入沈阳市辽中县境内。
在辽阳境内,他们从与鞍山海城市交界的辽阳县穆家乡入手,在辽阳段明长城第一村的大台子村起步,开始了辽东长城组成部分、“辽河套长城”辽阳段的调查。经调查,在40多公里长的“辽河套长城”辽阳段沿线,他们总共发现20个长城烽火台遗迹,最终明确了辽东长城西端的准确走向。
史料:明代正统年间,为加强辽东边防,防御蒙古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的入侵,提督辽东军务的王翱、指挥佥事毕恭,向朝廷建议修筑辽东长城,得到朝廷批准。于是,由辽阳副总兵韩斌、都指挥使周俊等人督率,于明代正统七年(1442年)开始兴建,历时39年,至明代成化十七年(1481年),初步修建成1100余公里长的明代辽东长城,由辽东镇管辖,成为当时东北民族聚居区域的分界线。
巍峨长城荡然无存
陈山队长介绍说,在辽阳段调查明代辽东长城中,他们从辽阳县穆家乡大台子村开始,直到辽阳县小北河镇兴盛台村为止,沿太子河从西南至东北逆流而上,每天长途跋涉,沿途寻找长城遗迹。
他介绍说,根据史料记载,这里的长城均为夹板填土夯筑土墙,墙内有壕,长城基础宽4米、顶宽近两米、墙高5米,形成森严屏障。但由于年代久远,水土流失,辽阳段长城大多已与地面齐平,局部地区仅存时隐时现的一线土岗,且断断续续。长城遗迹一般存高20厘米至50厘米,保存好的地段,存高可达1米至1.5米。
烽火台仅剩土丘
在穆家乡大台子村,经72岁的老人王殿仁指点,在太子河大坝内、一片苞米地里,考古队员们发现了辽阳段长城第一座烽火台遗迹,该烽火台仅剩一座土丘,以及散乱的青砖残块。距此东北方六七百米处的苞米地中,第二座烽火台遗迹出现在考古队员面前。第三座烽火台亦残败不堪,位于喜鹊台村西南100多米处、太子河大坝之外,当地人称北台子。
相关资料记载,当年,一般规模的烽火台每边长8米、高12米,分上下两层,上层用于作战、防御;下层用来贮存武器、粮食,供士兵居住。同时,烽火台还与墙体内的石阶甬道相通,便于士兵上下城墙。
住房盖在烽火台上
在辽阳县唐马寨乡南坨子村陈家台,听说考古队员们要寻找长城遗迹,热心的村民陈永刚,立即把考古队员们带到他弟弟家里。原来,陈永刚弟弟家的住房,就建造在一座烽火台遗迹之上。陈永刚弟弟家的房前后院,随处可见散落的青砖残块。
唐马寨乡乔家台村的一座荒废民房,也建造在烽火台基础上。古家台村一家农民的猪圈和偏房,柳壕镇蛤喇村南边墙烽火台,黄泥洼乡八弓台村、六弓台村、五弓台村、四弓台村等村庄的民房,也都分别建造在烽火台上。蛤喇村北边墙李老汉说,他在屋前空地挖地窖时,挖出不少青砖,经考古队员们认定,此地应为城墙基础,李老汉住房,恰恰压占在城墙基础上。
当地农民说,建房时,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烽火台,只是觉得烽火台基础遗迹夯土坚实,不用再打地基,于是便将住房盖在了上面。
烽火台砖建造民房
保存相对完好的烽火台,要数辽阳县柳壕镇高力城子村了。刚一进村,考古队员们就看到了一座夯土烽火台遗存。该烽火台外皮青砖早已散失,仅仅裸露着夯土。该烽火台残高约6米,底部东西长约30米、南北宽约20米,顶部东西残长约11米、南北残宽约7米。该烽火台周围均为农舍。
一会儿,大家就在村里找到了该烽火台外皮青砖的去向:不少农户房舍、院墙、猪圈、厕所等建筑上,均镶嵌着烽火台青砖。一户农民家的鸡舍,全用烽火台青砖砌筑。这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早已栉风沐雨、斑驳陆离了。
辽东长城永载史册
陈山队长介绍说,辽阳段的辽河套长城,是辽东镇长城的西端,明代曾具有重要战略作用。当年,明朝政府曾将辽东镇总兵府设在辽阳,管辖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一线,长达近1000公里长的辽东长城防线,并且5公里设一边堡、2.5公里设一烽火台,每个边堡驻军多则五六百人,少则四五十人,驻守官兵总计1131人,在总兵府指挥下,依据辽东长城,形成了一道坚固防线。
随着岁月流逝,辽河套长城逐渐融化在沃土之中,仅留下难以被人们留意的遗迹。但当年辽东镇总兵府匾额“河东重镇、阃外长城”八个大字,将辽东长城永载《辽阳县志》史册,万古流芳。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