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农民挖出肉状"石头" 经鉴定为传说中"太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东亚经贸新闻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资料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2个月前,吉林市永吉县口前镇杨木沟村三社的孙景林从地里刨出来一大块像牛蹄筋般有弹性的“怪东西”,看上去像石头,摸起来肉乎乎的。“这到底是啥?”孙景林和村民们犯了糊涂。 

    2个月前,孙景林挖地基时刨出了一大块“怪东西”,看上去像石头,摸上去像块肉,剥开外皮,发现内部呈肉丝状,有弹性,感觉像牛蹄筋。 

    孙景林说:“我问了很多人,他们都不知道这是啥。挖出来时,上秤称了一下,18.4斤。后来,我把它洗干净了,从外形上看更像一个大蘑菇。” 

    有些上了年纪的人说,这可能是传说中的“太岁”,也就是肉灵芝。永吉县林业局、文化站、生物研究所工作人员初步认定,所谓的“怪东西”是肉灵芝。 

    怕它风干,孙景林特地用水把它泡了起来,还买来几条小金鱼放了进去。小鱼一直很健康,在水里游来游去。孙景林的姐姐说,她每天都喝用“怪东西”泡出来的水,喝过后感觉头脑变清醒了。 

    让孙景林觉得奇怪的是,“怪东西”没鼻子没嘴巴,却在这2个月里“胖”了2.2斤,当初被刨坏的地方也神奇地“康复”了。 

    孙景林和邻居们打算下一步请权威部门的专家对“怪东西”进行鉴定,了解一下它的具体身分和效用。 

    关于“太岁”的存在、作用和影响,在生物界始终有争议。它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是介于生物和真菌之间的一种原质体物质,既有原生物的特点,也有真菌的特点。 

    有专家表示,虽然在许多典籍中都记载肉灵芝有增加人体免疫力的效果,但实际上真菌类品种十分复杂,自身可能会附着各种有害生物或有毒物质,在没有弄清楚“太岁”的物质组成前,不要轻易服用。

    新闻链接 

    “在太岁头上动土”的由来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肉芝”,并称其为“本经上品”。《山海经》称“太岁”为“视肉”、“聚肉”、“肉芝”,描述它“食之尽,寻复更生”。著名诗人苏东坡也曾在自己的诗集中描述品尝过“肉灵芝”的美味。 

    据史料记载,“太岁”是古人假定的一个天体,和岁星(木星)运动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太岁”到了哪个区域,就在相应的方位地下有一块肉状的东西,这就是“太岁”的化身,在这个方位动土就会惊动“太岁”,这就是“在太岁头上动土”的由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