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赵无极、朱德群、曾海文作品参展2015香港巴塞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胡亦婷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  雅昌艺术网讯 2015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德萨画廊将隆重献赵无极、朱德群、曾海文的 13 幅名

  雅昌艺术网讯 2015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德萨画廊将隆重献赵无极、朱德群、曾海文的 13 幅名作。3位艺术家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留法学习及工作,并把中国艺术的传统精粹与西方艺术视觉语言融会贯通,为中国艺术的市场和美学发展写上新的一页。

《12.10.1960》是一副 2米x 162 厘米的珍贵画作,于1960 年完成,自 1961 年从纽约 Kootz Gallery购得后从未向公众展示。 《19.03.62》属于赵无极在 1959 年画的一个系列,描绘风、光、雾和云等元素。这两幅画作标志着赵无极不再为作品命题,而改为以创作日期命名的习惯。

  此次参展的赵无极的作品是其在1995年至1962年期间创作的。这期间,赵无极的创作生涯到达巅峰,技巧渐趋成熟,并创作出其中一些最珍贵的作品。这些作品被多个主要博物馆纳入恒常馆藏。他在1950年代初,曾说:“如果说巴黎对我的艺术创作有着不能取代的影响,那么,在我对自己的创作越来越有信心的同时,我必须承认我在创作过程中重新发现中国。中国这个元素在我所有创作中存在;讽刺地,是巴黎让我回归自己的根。”

朱德群《#185》1964, 油画, 89 x 117cm

  朱德群的作品灵感来自自然界及看不见的能量,把肉眼看到的有形景物转化成无形的图像。朱德群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作品也可看成中国传统哲学的化身。

  本次展览将展出5 幅朱德群作品,包括 1969 年的一副2米x 2米作品,1964年一副 89 x 117 厘米作品,都是直排作品。这段期间,朱德群每天练习书法,作品也沿用书法中常有的格式规范。向多方向延伸的线条、变化多端的颜色形成画作丰富的构图 ,宛如珠宝的花环在暗淡的背景中显得尤为突出,像日出的晨光。从这些作品可知,朱德群的独特创作风格于 1960 年代已经非常成熟了。

朱德群《无题》1969年,油画,200x200cm

  另外两幅作品 - 1984 年的 130 x 195 厘米彩色作品以及 1985 年的《无题》 - 都是朱德群“雪景系列”的作品。这系列描绘画家在大风雪后途径瑞士阿尔卑斯山脉期间所见的壮丽景色。画作以黑、白、灰为主调,加上层次鲜明的笔触和墨点,完美地演绎了晨光下的雪景。

曾海文《无题》c.1968年,水墨,双联

  曾海文致力把自己真诚、随性的性格透过水墨表现出来,并于 1970 年代完整地建立自己的风格。透过大胆的笔触,曾海文的作品构图都带有强烈的视觉,同时有深厚的哲学含义。德萨画廊将会在巴塞尔艺术展展出 6 幅曾海文的作品,全都用上细腻的笔触,表达大胆的意念。曾海文的作品小心平衡了阴阳和黑白的元素,表达“时间”和“控制”等概念。展出作品虽然各有不同,但全部是 70 x 100 厘米,也是曾海文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作品同时体现相等的空白和色彩部分。“空白”是曾海文作品的一个重要元素,扮演风和空气的角色,为线条和形状提供足够的酝酿空间。曾海文这样向 Jean-Pierrer Desroches 解释他对空白的理解:“当我工作的时候,他经常问自己:到底我是为空白而创作,还是为色彩而创作呢?他们就像灵魂和肉体一样。只有透过宁静,音乐只能通过,音乐才会诞生。曾海文、赵无极和朱德群都通过各自的方法,把中国水墨带到一个革新的领域。”

  (本文图片由德萨画廊提供。)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