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明孝陵碑刻》昨正式发行,用拓片铭刻历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金陵晚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昨天,孝陵博物馆举行了《明孝陵碑刻》新书发行暨捐赠仪式,向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南京大学历史系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图书馆捐赠新书。
据悉,为了庆祝明孝陵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周年,孝陵博物馆经过近三年的全面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终于推出了《明孝陵碑刻》一书。该书全部由宣纸手工印制而成,封面用黄绢包裹,是迄今为止第一册完整的明孝陵碑刻拓片集。在捐赠仪式上,孝陵博物馆馆长周钰雯还向记者透露很多制作拓片的细节。
拓最高碑刻需搭脚手架
因为制作碑刻拓片是迄今为止复制碑刻信息的最佳手段。它们可以让清晰、真实、完整的石刻艺术形象展示在人们面前,所以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前辈的研究者已经为明孝陵内的建筑留下了不少拓片。
不过还有一些建筑没有留下拓片。因此在今年的4月份,孝陵博物馆就组织有关专家为陵寝范围内的建筑做拓片。“之所以选择在4月,是因为4月份的气候比较适合,既不特别干燥,也不会经常下雨。”周钰雯告诉记者,制作拓片需要比较高超的技术,制作工程也比较复杂。先要把宣纸浸湿,然后贴在建筑物表面上,用特制的小锤击打宣纸,以让宣纸完全贴在建筑物的纹饰上,最后再施以三遍墨汁才告完工。
而面对孝陵内整体高达8米多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工作人员就只能搭起脚手架制作拓片。有的高浮雕甚至比碑面高出十几厘米,更是加大了制作拓片的难度。“一不小心,用来做拓片的宣纸就会被弄破。”周钰雯说。
最大牌的“到此一游”
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但凡名胜古迹上都会留一些“某某到此一游”的留言,人们从来都把这些视为对文物古迹的破坏,但是就在《明孝陵碑刻》一书中竟然收录了一则“到此一游”的题刻。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收录在《明孝陵碑刻》中的“到此一游”是出自国学大师章炳麟(号太炎)之手,看来就是章炳麟也不能免俗。他的题刻位于宝城隧道的东壁上,是利用墙体打磨出了一个菱形的平面。题刻面积并不大,记者估算了一下,高大约30厘米,宽约40厘米。题刻上留有“民国十五年八月二十九日余杭章炳麟、腾冲李根原、崇明徐兰墅同谒孝陵记于隧中”共34字。
“之所以把章太炎的题刻收录进来是考虑到了他的文化价值。”孝陵博物馆馆长周钰雯指出,中国文人自古就喜好于游览名胜之间吟诗作赋、挥毫泼墨,在过去还由专人会将这些诗词歌赋刻于山石之上,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摩崖石刻。“不过这可绝不是提倡游客在明孝陵景区乱涂乱刻。”周钰雯告诉记者,游客们如果想抒发自己的观感完全可以写在留言簿上,而不是在孝陵建筑上乱涂乱刻。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