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台北福利社“膜拜境户”王佩瑄个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周向宇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  膜拜境户-王佩瑄个展  展览时间:2014年6月21日-7月19日  展览场馆:福利社  开幕时

  膜拜境户-王佩瑄个展

  展览时间:2014年6月21日-7月19日

  展览场馆:福利社

  开幕时间:2014年6月21日 周六 19:00

  膜拜,"Mobile"的直接音译,游移性、机动性;本身则是带有仪式、身体、动作等性质。境,特定的场域。户,取"hood"的直接音译,本体、主体、群体,强调经验性:本身则有“家”的意念。

  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认为空间蕴含诗意(空间诗学)。他相信人们对于一个空间的情感投射,以及赋予一个空间的诗意联想,比任何关于那个空间的实体元素更为重要。如此一来,客观如“距离”的存在,也能够被转化成拥有特殊意义、甚至充满故事性的想像-“想像的地理”(imaginative geography)可能就这么形成了。

  爱德华·萨依德在《东方主义》说,“常年穿梭于美国与台湾之间,我不间断地定位着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个“想像的地理”以及“实际的地理”(actual geography)比从前更急速缩小的年代里。”

  我期望以“地理”的概念,亦或者应该说,以“解构地理”的概念作为出发点,塑造出一个反映着当代处境的身份认同。我相信权威既定的“地理身份认同”(geographical identity),好比“我是东方人,我当拥有东方人的外表、生活、文化……特征”,是在历史脉络中被相对随机断定、阐述出来的,同时也是值得被怀疑、被检视的。

  对我来说,冲撞、捣乱因由“想像的地理”而产生的无穷表象(representations),可经由积极地吸收、改造、进化“想像的地理”本身形成的方式,借着不断地宣誓、定义“个体”存在并游移于不同既定“地理”界域之间的“主体性”、“不可抹灭性”,来达成。在此蜕变的过程中,“地理”空间的“神秘化”以及“去神秘化”是由“个体”主导,促使真诚、有意义的“个体/主体”身份认同,可以被深刻地提升出来。

  展览中,我运用似乎带有微微文化性的物件与装置组合,创造出个人化、仪式化的场景。借由实际做出这些来自私人经验深处、举行不明仪式的“境户”,也创造出具有身体性、互动性,并能够不断循环产出许多动人、个人化经验和故事的场所。

  文 / 王佩瑄

  开放时间:11:00-19:00(周二-周五);13:30-21:00(周六)

  咨询电话:886-2-25857600

  场馆地址:台湾台北市中山区新生北路三段82号B1






 
关键词: 王佩瑄 台北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