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白云山象牙峰发现“探花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广州西关多宝坊,有一座闻名的百年老屋,人称“探花第”,又名“泰华楼”,是清代探花李文田的书斋,如今已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然而,李文田之墓葬在何处却一直是一个谜。近日,广州的部分考古者、文物爱好者在白云山的象牙峰上发现了一座疑似的“探花墓”,由于多年来该地被列为军事禁区,这座古墓罕有人至,无人祭扫。昨日,记者初探象牙峰,见识了古墓的真容,光绪帝御赐的祭葬碑、张之洞题写的青石华表,宛然浮现出昔日官高、位尊、功显的探花郎音容。不过让人疑惑的是,“太师墓”墓碑却并非李文田名考。

  御赐祭葬碑湮没杂草丛中

  在白云山脚的上坑弃车而行,记者踏上一条荆棘丛生的山路。小路十分陡峭,经过上坑水库后,约半小时路程到了水库南面,在海拔约200米的象牙峰山脊间,出现了一座“太师墓”。

  整个墓地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对连州青石华表,高约4米,成六角柱式,华表顶上“蹲着”一对狮子,上面刻有当时的两广总督、大学士张之洞撰写的对联:士林奉公为师范,朝列推公为端人,独忧四海多艰,屡上青蒲陈谏疏;词馆与我相切磋,粤疆与我商战守,深痛十年不见,徒悬朱鸟耿文章。据《李文田传》作者梁基永考证,此对联是张之洞所写祭文的浓缩部分,祭文中张之洞将老师李文田为中法战争的所作的贡献真实地记录下来,在目前的史料和人物传记中,是罕有提及的。

  在坟墓的左侧,还有一块光绪皇帝御赐的祭葬碑,同样是连州青石所制,碑顶有双龙绕护,上书李文田的事迹,界石上写明“李探花界”字样。墓前岩石上,还有李文田之孙、著名甲骨学者李棪题写的“正气”等书法。御赐碑湮没在深深的草丛中,不显眼,反而保存得相当完整。

  “太师墓”易主无名氏?

  疑似“探花墓”的坟墓是一座很有晚清特色的“太师墓”,除了墓碑外还在两侧用青石围成弧形,如同太师椅。记者看到,墓碑上并没有李文田的官衔、名考,而是一位刘姓人的名字;并且墓碑与周围的青石年代明显不同,墓碑较新,所立时间为1926年;而青石较旧,墓碑与青石间有断裂痕迹。据考古者推测,李文田原墓被新坟偷葬,碑为新立,但保留了“太师墓”的原貌。

  在这座墓山下约70米的地方,一块墓碑引起考古者的好奇。墓碑上分明写着“皇清诰授广禄大夫礼部右侍郎”(李文田官衔)字样,但头衔下方的文字同样不是李公名讳,而是另一刘姓人姓名,且新名字是覆盖住下面的字迹。因此,考古者认为,这块碑是李文田的真碑,但被人盗用并被窜改字迹。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办公室的孔主任表示,基本可以断定这片区是李探花的墓地,皇碑和华表是最大的实证;但墓穴在何处尚需进一步考证。

  白云山管理局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李文田墓不在公园的风景名胜、人文资源名录之内,也未有文物部门对其进行过考古。而对不受保护的墓葬,根据政府规定,将在今年9月30日前清出。新考古出来的古墓,应由后人向文化部门进行申报,经确定有价值的纳入保护单位。

  据悉,李文田的后人是现在居住在西关多宝坊“探花第”的曾外孙女及女婿。

  李文田,道光十四年(1834)生于佛山,祖籍顺德,咸丰九年(1859)在京参加殿试,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时年仅25岁,历任编修、侍读学士,官至礼部右侍郎(二品)兼工部右侍郎。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