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田连元:"四大名著"都是从评书艺人那里来的(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北京电视台为田连元录制的节目截图。节目讲述了他自17岁登台以来的评书人生。
 
2008年的北方评书界,可谓风生水起,评书艺术家田连元也是忙个不停——他最近在北京交通广播电台主讲金庸先生的《书剑恩仇录》。与此同时,北京大学出版社整理出版了他的评书版《大话成语》;中央电视台三套根据他主讲的《隋唐演义》改编的动漫作品《罗成别传》和《秦叔宝别传》等也在热播;他还参与录制了北京电视台2009动画春晚《新春狂想曲》——电视、电台、动漫、出版,可谓“一个也不能少”。     

    究竟传统评书艺术和现代大众传媒遭遇之后,会有怎样一番命运?本报特约采访了田连元先生,请他和读者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悟。

    【评书走进荧屏】

    “当时辽宁电视台做了一次收视调查,发现《杨家将》的收视率仅仅比当时正在热播的香港电视连续剧《上海滩》低,比其他的节目都要高。”

    问:大家都知道,田先生是我国第一位将评书艺术引进电视媒体的评书大家,在评书的改革中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您能否介绍一下当年电视评书《杨家将》是怎么走上荧屏的,收到的轰动效果是您预料到的吗?

    田连元:现在听众对评书的接受,一般来自广播。其实评书上广播,是从东北被日本人占领后设立伪满洲国时开始有的,直到现在,电台广播仍然是评书节目的重要载体。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有一个新事情是电视作为家庭生活必备品迅速普及到普通居民家中,电视逐渐成了现代社会最流行的传播媒介。1985年,辽宁电视台有位姓白的台长突发奇想,想请我做一档电视评书的节目。但当时招来的反对意见很大,反对者认为电视是视觉媒体,而评书主要是讲述和听觉的艺术,如果说书人在电视屏幕上一站半天,很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经过讨论,持反对意见的人后来同意了录播电视评书,不过坚持每档节目只能录五分钟。

    但是我坚持了自己的意见,没有做让步。我认为五分钟的电视评书绝对不可行,时间太短了。评书是讲故事,必须保证故事的完整性。时间太短的话,人物、情节、结构等根本无法展开。最后,和电视台商量,把时间定在20分钟左右,书目则选定了《杨家将》。因为可以突出爱国主义,意义上比较积极,而杨家将的人物在民间也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杨家将》终于开始录播。从辽宁电视台到我本人都为此捏着一把汗,我还让辽宁电视台密切关注观众来信,并告诉台里说如果接到什么批评意见,就赶紧商量停播补救的事情。《杨家将》就这样在辽宁电视台连续播出了一个月,有一天因为直播一场足球比赛停播了一回,结果电视台的问询电话被观众打爆了,而来电基本都是询问为什么停播电视评书《杨家将》的事。当时辽宁电视台做了一次收视调查,发现《杨家将》的收视率仅仅比当时正在热播的香港电视连续剧《上海滩》低,比其他的节目都要高。

    《杨家将》在辽宁电视台播出之后,整个东北三省也都开始播,吉林、黑龙江台很快就跟上来了。到了1986年,《杨家将》拿到了北京台播出,这回的效果和反响比在东北三省还要热烈,《北京广播电视报》刊发了三个整版报道。不久之后,中央电视台也开办了电视评书的栏目,然后全国有20多个省区市都开设了电视书场的栏目。

    我当时的感觉是,古老的评书艺术遭遇现代的传播媒体,也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且能老树开新花,开得更艳。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