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平常背后的不平常 探访"自梳女"的非凡生活(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平常背后的不平常 

    日常生活看起来平平常常的自梳女,之所以没有被大家看做平常人,还是因为她们的平常背后堆积的是不平常。探访自梳女,必须透过时代的遮掩,沉到她们生活的背后去。 

    自梳女的命运多半类似,加入这一群体,有的是因为懵懂轻率,尽管她们坚称不后悔当初的选择;有的是迫于生活的困苦,走投无路把命运的航标调到了这个方位。 

    前面采访到的梁月明,娘家在高要六步的农村,自己四十多岁时父母就过世了。有两个姐姐,她最小,但她很少去姐姐那里,上一次去是两年前。因为晕车,她这一辈子走出肇庆的机会很少。小时候,父母认为她不能旺父旺母,是不能带来小弟的女儿,就把她送到佛堂。“佛堂那边当我是宝贝一样供养。” 

    她的家里,堂屋正中央是一个颇大的神坛,里面拜的是观音菩萨。 

    “那你恨父母吗?”记者犹豫着这个问题,最终还是问出了口。 

    “……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谈什么恨不恨的!”她回答得含糊,但我们看得出来,从她家墙壁上挂的相框里,我们找不到一丝家庭的气息。她家最显眼的位置,也是寄予她对佛堂的感恩的神坛。其内心的取向,不言而喻。 

    苏丽群,83岁高龄还能戴眼镜穿针引线。问她为当初何选择自梳,她说乃是当时一班姐妹吆吆喝喝为了做伴就来了。三个自梳女彼此很熟悉,“都住在一个地方,老伙伴,一起生活,大家一起互相照顾,没后悔做自梳女。” 

    三个自梳女住在一处,她们住的房子是政府提供的,几个姐妹一直住在这里,几十年了。她们身体都很好,我们也见证了这一点:两个80多岁的住在二楼,由一个很窄的外露式楼梯上去,年轻人都要很小心,而她们天天上下于此。尽管老天保佑身体,但她们一般都无儿无女,过得孤苦清淡,这种和一般人的不同,从传统的中国式养老观来看,透射出的是一种莫名的悲苦。 

    几位老人讲,20—30年前一起住的自梳女人数最多,有20多个。大家在一起,你钉衣服,她织花席,边做边聊,“很舒服、很自然、很开心”。她们一班姐妹也成群结对出去玩玩。“出去耍一下子!”李杏荣的这句话,颇有四川味儿。 

    也许,在她们的世界观里,这就是生活,就是知足,而自以为平常人的我们,老觉得她们缺了什么,她们不平常。那是和我们相比的不平常。 

    两个规模悬殊的群体,当一方用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度量对方时,通常会不小心变成怜悯和同情。真心关爱自梳女,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把她当作你我中的一员,不用刻意去关注,也不用退避三舍。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