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单霁翔:开创文化遗产事业新局面(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作者:雪竹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法规制度建设卓有成效,执法力度逐步加大。国务院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博物馆条例(草案稿)》已上报国务院,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文物认定管理办法》、《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办法》取得进展。开展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等6片区文物消防安全督察、免费开放安全检查,完成奥运举办城市文物安全工作。开展全国文物系统安全大检查,对全国31个省份2741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文物安全工作现状,以及235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1座重点博物馆的安全保卫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检查摸底。督办文物行政违法案件百余起。执法程序进一步规范,文物执法专项督察工作初见成效。
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取得进展,第七批国保单位申报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申报标准和信息采集标准制订工作已经完成,将于近期印发。西藏三大工程文物建筑主体维修工程完成,九大维修工程开始实施。应县木塔现状加固、监测保护方案深化工作正式展开。晋东南早期建筑保护工程的试点和实施工作稳步推进。涉台文物保护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河北鸡鸣驿城保护工程全面启动。召开全国文物保护工程经验交流会。《文物保护工程审批管理暂行规定》颁布,并在部分省(市)试行。

考古工作继续推进,大遗址保护成绩斐然。完成三峡工程田野考古发掘任务。稳步实施南水北调、川气东送、西气东输二线、京沪高铁等大型工程中的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组织沿海相关地区开展水下文物普查工作。推进中肯、中蒙合作考古项目;加强与日本、美国等国专业考古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召开全国大遗址保护工作现场会,推广大遗址保护“无锡经验”;召开西安大遗址保护高峰论坛,形成《大遗址保护西安共识》。继续做好丝绸之路(新疆段)、西安片区和洛阳片区、大运河等重点大遗址保护和展示重点项目。

世界遗产工作有序开展,长城资源调查卓有成效。福建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丝绸之路沙漠线路联合申遗、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准备工作等顺利推进;完成明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和山海关长城工程。举办东亚地区木结构彩画保护国际研讨会,形成了《东亚地区彩画保护与修复的北京备忘录》。

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全面启动,社会文物管理力度加大。正式启动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公布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83家;指导中国博物馆学会完成改选换届工作。规范文物市场,加强文物进出境审核,开展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员考核工作和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核查工作。首次集中审批了申请增加第一类文物拍卖资质的拍卖企业。成功追索非法流失到丹麦的中国文物156件。

行业科技成果显著,教育培训工作扎实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4项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取得丰硕成果,顺利通过中期验收。“指南针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果。开展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体系建设,加强重点科研基地的规范管理。颁布首批9项行业标准。开展省、地(市)文博管理干部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机构负责人培训,配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汶川地震灾区文物保护工作等举办培训10批次,促进了相关工作的开展。

宣传和调研工作持续开展,信息公开全面铺开。组织中央媒体,围绕文物普查、免费开放和文物系统抗震救灾等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周密组织“文化遗产日”活动,大力营造“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生动局面。完成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专题调研、改革开放30周年专题调研。依托专业机构完成2008年文化遗产蓝皮书和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状况等调研。开展全国文物先进县调研,召开首届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市)长论坛。各地文物部门围绕重点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系列调研活动。加强文物系统信息化建设,主动公开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信息,推进文物行政部门工作信息化、公开化和规范化,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外事工作深入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富有成效。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与智利、斯里兰卡、塞浦路斯、委内瑞拉签署了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物的双边协定,与希腊、哥伦比亚签署了部门间意向书。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出入境文物展览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驻华使节、外交官走进中国文化遗产活动富有成效。召开国家文物局文物外事工作座谈会,加大外事人员培训力度,文物外事工作更加规范。

同志们,2008年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部党组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热情参与,离不开各地文物部门的共同努力。在这里,我代表国家文物局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文化遗产事业的基础工作依然薄弱,法规体系还不健全,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基本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突出,文物保护任务十分艰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不够;经费投入与实际需求尚有较大差距,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事业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待提高等。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三、关于2009年的工作思路

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遗产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历来是我们清晰思路、明确重点、制定规划、正确决策的重要前提和依据。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和进步,文化遗产事业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把文化遗产事业放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中去谋划。从总体上看,我们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必须始终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要求文化遗产事业更加重视全面发展,更加重视协调发展,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给予更多的关注,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当地民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关系,做到统筹兼顾,相得益彰;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在科学保护抢救和管理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兼顾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行业利益和地区利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顺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趋势,把文化遗产事业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洪流之中,努力营造有利于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和谐环境,使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促进文化遗产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人民群众有了新期待。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人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求参与、求健康的愿望更加强烈,文化消费的需求日趋旺盛并呈现多样化态势,文化遗产已走进广大民众的生活。人们迅速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为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事业提供了内在需求和强大动力。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使人民群众在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上“各尽其能”,在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上“各得其利”,动员亿万群众共同保护这份丰富的资源;要倾听群众呼声、体察人民意愿、顺应群众需求,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要通过文化遗产保护,改善城乡的生态环境、保持浓厚的文化环境、创造美好的宜居环境,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好地惠及民众、普及民生;要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更加合理地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发挥文化遗产多方面的功能,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

——综合国力提供了新保障。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社会繁荣进步,文物保护经费投入逐年加大,社会参与热情日益高涨,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和社会基础,为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这要求我们抓住机遇,以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新成果,争取文物保护经费增长途径;要进一步完善经费投入体制机制,努力构建文物保护经费持续稳定增长的保障制度;要按照“五纳入”的要求,推动各级政府加大文物保护经费投入力度;要拓展社会资金渠道,研究制定社会资金有效进入文物保护领域的政策措施,推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

——扩大开放赋予了新任务。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我国已经从国际经济、政治秩序被动适应者逐步转变为国际重大事务的主要参与者。这要求我们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来把握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发展趋势,加强国际间文化遗产保护的交流与合作;要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承担更重要的任务。中国文化遗产事业不仅要顺应世界文化遗产发展潮流,而且要对世界文化的兴盛发展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文化遗产事业历来是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面对当今世界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遗产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文化遗产事业必须走既切合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

——在发展方向上,要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繁荣发展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实现由文化遗产大国到文化遗产强国的转变。

——在发展目的上,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文化遗产保护与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结合起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在发展思路上,要始终坚持把文化遗产事业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融入世界文化发展进步潮流,置于党和国家工作总体布局中来谋划、来推进,不断提升中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在发展动力上,要始终坚持改革创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强化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参与、民众共享共建,建设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管理体制、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科学的发展模式。

——在发展力量上,要始终坚持政府在文化遗产事业中的主导地位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研究制定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的政策措施,拓展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渠道,调动广大民众和社会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发展依托上,要始终坚持把基础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新形势下基础工作的标准和要求的新变化,着眼于基础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加大文物法制建设、摸清文物家底、文物人才培养和文物安全保障等基础工作的力度。

当前,国家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将进一步扩大,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在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全面深刻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明确具体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近期,国家又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全力保护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对于统一全党认识、凝聚全国力量、协调各方行动,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国文物系统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正确认识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对文化遗产事业的影响,正确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积极应对文化遗产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动筹划,乘势而上,促进文化遗产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文化遗产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关键一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提出的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第一步目标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全面加强。到201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做好明年的工作,对于落实国务院《通知》提出的目标至关重要。

(一)进一步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

认真落实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精神,按照刘延东同志讲话要求,从推动文化遗产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关注普查一线、确保普查的进度与质量;要进一步争取普查经费、深化协调合作,加强宣传动员、解决好新发现文物保护问题。实地文物调查阶段是文物普查的中心环节和关键性步骤,目前文物普查已进入攻坚阶段,除四川等部分受自然灾害影响特别严重地区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到2009年底要基本完成实地调查工作。继续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建立多部门合作的长效机制,出台博物馆体制机制创新的指导性文件;与财政部协商制定2009年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总体工作方案,与地方政府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建立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