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广东文化消费缺乏的是精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7月25日,广东省“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群众论坛”第三场在广州举行,各路专家学者和草根一起,热议广东的“时代文化精神与文化强省建设”。其中,在面对广东人文化消费能力的质疑时,广东省省情调查中心研究员陈石认为,广东并不缺乏文化消费的思想和观念,也不缺乏文化消费市场行为,缺的是可供广东人民消费的文化精品。
陈石表示,如果从消费角度来讲,广东的文学家们要多做努力,他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缺陷,才造成广东在某些领域消费的缺失。
陈石的一番发言在现场得到众多支持者的响应。一位名叫“风之龙”的网友认为,广东人并不缺乏文化消费。“如果说缺也是是狭义上的消费,广义上来说,广东人喜欢听MP3、MP4,但是如果老是讲狭义的消费,单单去看话剧是不行的。”“风之龙”说,现在是网络化、信息化,如果可以做到每一台MP4都有一台粤剧,广东的文化消费怎么会低呢?因为现在网络下载已经很方便了,可以把一些精品放到网络上付费下载就可以了。
也有一位观众表示,身边的朋友一点不缺乏消费意识,他们平时最烦恼就是去哪里玩,最近一些香港的烂片让很多老广追着看,不是消费能力不行,很大原因就是没有精品。
但也有人对陈石的观点表示不赞同。一位观众认为,广东文化中不缺精品,还有很多典型的岭南小说,可惜现在很少有人了解,因为缺少必要的宣传。
据悉,现在全国各省都在加大投入搞大剧院、文化广场,甚至为此斥资几十亿。媒体人士王小山表示,光有由金钱、钢材、水泥堆成的文化建筑,还不能称为有文化的城市,只能叫有文化设施的城市,真正的文化名城,还要看有多少文化名人聚集,有多少传世之作在这里产生。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和中期,广东文艺界曾取得过辉煌的成绩,电视剧《外来妹》、《情满珠江》等都曾红遍大江南北,流行音乐方面更是开全国风气之先。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广东文化圈却面临着人才大量流失、青年人才成长不够的问题。许多人才选择北上,去湖南、北京,上海发展。
有参会者认为,广东如果要诞生自己的文化大师,留住人才是关键,政府必须加大投入、扶持,采取一些政策措施,让广东成为人才的聚集和扎根之所,诞生更多的精品。据悉,广东省正计划出台相关举措,以大量引进文化人才。(杨薇)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