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废墟暂存,而记忆永恒(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5月26日,距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8.0级特大地震已经过去整整14天。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这一天,是被称作“二七”的开始。

  而“头七”,5月19日,那一天,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一切,此刻仿佛眼前――汽笛长鸣声中,13亿国人集体默哀3分钟;天安门广场,83岁的离休干部段金声老人手持菊花,被镜头永远定格;默哀后的人们,沉默中爆发,“中国万岁!四川加油!”……声声口号,此起彼伏,久久萦绕。

  不仅仅是“5·19”。自“5·12”以来,无数相识不相识的人们,通过种种途径,以“千姿百态”的表达,直面这场空前的天灾,也分享着这段特殊岁月里人类那一份共通的情感,共有的坚强。这段岁月里的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情感,注定将成就一段特殊的历史。

  “这次大地震,也诱发了一次‘精神地震’,它必然就此积淀成一份文化记忆。”文化批评家、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说,“这份文化记忆的主题,就是――中国人突然发现了隐藏于自身的更为完整的人性。”

  短信里:受益感动 传播感动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条条手机短信在相互熟知的人们之间传递,短短的几行字,没有声音,没有画面,默默地寄托哀思,传递关爱。

  最近几天,在京上学的川籍大学生小王收到了很多充满关爱的短信:“别忘了提醒家人,注意卫生,做好防疫。”“祝你全家身体健康。”……很多短信来自一些并不熟悉的号码,每每看到这里,小王心中总是感到非常温暖。莘莘学子囊中羞涩,善意的提示让小王那颗焦躁的心渐渐安稳下来。小王有信必复:“谢谢,也祝您全家身体健康。”

  “关爱川人”是近期短信的主题,但是还有一些短信在传递着对身边朋友的爱。

  在京工作的李小姐不会忘记5月19日的上午,N条短信,内容一样:“别忘了在14时28分,为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3分钟。”李小姐说,“这样的提醒,让我感到了朋友们最善良的一面。”

  刘先生不忍心删掉手机里的6条短信,内容一字不差,却来自6个朋友――“人与大自然的力量相比是那么的渺小,一定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多保重!”刘先生说,这样的短信让他感到温暖,自己是感动的“受益者”,也会成为感动的“传播者”。说话间,他又转发出几条相同的短信。

  还有一些短信引发了对生命的反思。“地震突袭,顿感生命的渺小和宝贵,亲情和友情的珍贵,名利和虚荣的卑微。诚挚问候一声,衷心愿您和您的家人平安、快乐!”收到这条的短信的陈小姐说:“以往,每天快节奏生活让我们淡忘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比如友情比如亲情。现在,我和身边的人都在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陈小姐说,“感觉自己好像第一次吃‘麻辣烫’,眼里含着泪,心里万般滋味,以后还会继续品味。”

  更有一些短信,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爱国情怀,“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取暖!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开山辟路!加油,中国!”捧读短信,张先生心潮澎湃,“做一名中国人,如此幸福。”

  短信不仅传递情感,也成了捐助的平台。

  有机构开设了“发一条短信,捐助两元钱”的捐款渠道。对此,北京某大学生小江说:“我们还没有挣钱,这种捐款方式最直接。我身边的同学大部分都以这种方式奉献爱心。同学之间,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是‘你发短信捐款了吗?’”

  网络上:深情祈福 务实救助

  这些日子,互不熟知的人们更多地选择走进虚拟的网络世界,一个个饱含感情的帖子、留言,使因特网少了以往的嬉笑怒骂,平添了更多理性与平静。

  5月19日那天的一切,就注定在中国互联网的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当天上午,很多论坛的帖子、MSN、QQ的签名档上,类似的签名随处可见――“5月19日14时28分起3分钟内都隐身上线,让头像全灰,向死难同胞默哀,请速速转发。”还有人提议,“三天内,全部隐身上线!”

  网民表达哀悼情绪之余,也在分享着感动。

  “母亲用身体护住婴儿,婴儿被救出时仍熟睡”――这是一个在各大网站热传的帖子――救援人员在一名已经没有了呼吸的年轻母亲身下,找到了一个熟睡的孩子,孩子的小花被子中,有一部手机,手机里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帖子的后边,网友跟帖无数。

  “看完这个视频,我马上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对她说了一句‘我爱你’。希望所有的网民都能及时地给妈妈打个电话。”一个网友如此留言。

  有人为这个故事创作了一首诗,《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记住我们的约定,来生一起走!”

  感人的故事,不断被传播。互联网从没有像眼下这样,“浸泡”在一片感动和泪水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也被这种“全民感动”现象深深感动着,“互联网的发展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倾诉、相互帮助的平台。人有感性的一面,也有理性的一面,灾难面前,任何人都尽情展现了各自感性的一面,通过网络,相互安慰,相互鼓励,这说明大部分人心中都有一把善良的‘种子’。是灾难把大家‘向善’的本性激发出来。”

  时间悄然推移,互联网的“情绪”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初期的感动慢慢转向务实的捐助和救助。很多平日信手涂鸦的个人博客,也成为救助的舞台。

  网友“烟雨”在博客上写道,“那个我和‘猪头丁’蜜月旅行时曾经去过的小镇……我见过的那个映秀,只能留在记忆里。”为了“心中的映秀”,“烟雨”和丈夫在熟知的“驴友”中间发起了网络救援。募捐结果,“物资装满了3辆卡车。还有30箱压缩饼干,东西多得超出预想。车队已向四川进发。”

  “绿丝带――新浪亿万网友在行动”的专题频道上,一个名为《大家都来说说赈灾中你做了什么?!》的帖子,点击量超过6万,回帖上千条。更多网友干脆在此捐钱捐物。“我们是平时要靠单位吃补助的困难户,我们只捐了一个月的工资,虽然这点钱微不足道,但希望能给灾区的民众带去点儿温暖。”一名网友留言说。

  有的网友则献计献策,“痛定思痛,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重建。重建包括灾民心理重建,财产重建,生产重建。汶川地震灾难的教训不能重演,应马上着手邀请国内专业人士进川调查房屋损伤情况,同时在全国开展结构抗震研究工作,对目前所有的学校等重要建筑进行抗震性能检查,避免灾难再次发生。”一名吉林网友如此留言。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