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名人图书藏家的理性和非理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20万元!”前天在沪举行的“五四新文学”图书拍卖和昨日的王元化翰墨藏品两场拍卖专场最高拍卖纪录分别都以这一数字落槌,这两件相对价值颇高的藏品分别是鲁迅、刘半农一起题签的《梅兰芳歌曲谱》和王元化自撰自书的《清园存稿——江陵图谱序》。相对于新文学图书专场的热闹收藏,王元化翰墨藏品专场之后诸多先生收藏流散在私人手中,难免让人唏嘘,有私人买家表示,“王先生前不久刚刚去世,他的藏品这么快就出现在拍卖市场上,我们都觉得意外。”
新文学图书拍卖以往都挤在其他古籍善本拍卖专场中,难免会被藏家忽视冷落,而周日举办的首届新文学图书专场着实让这个收藏领域火了一把,原先拍卖公司拍卖估值在三四十万元左右,最后的成交总价将近翻了一番。其中,鲁迅、刘半农一同题签的《梅兰芳歌曲谱》拍出20万元,“鲁迅、刘半农”两个签名落在同一本书上,其价值确实为藏家所追捧。而最让藏家意外的一件拍品是1936年出版的陆小曼签名《爱眉小札》,还盖有徐志摩和陆小曼合用的印章——“摩曼”,最终成交价为6.5万元。民国图书收藏爱好者陈子善教授透露,他花了3000元拍了本傅雷的签名图书。谈到此次拍卖会,陈子善和拍卖公司工作人员均表示,藏家可能高估了这批拍品,“可能有点非理性,但确有市场需求。”陈子善说。
在昨天举行的王元化翰墨藏品专场中,半数藏品流拍,其中文化名家签名本的流拍率颇高,对此陈子善教授表示,这恰恰反映了藏家的理性,1949年前后的藏品价值确实有很大差距。在这场事先并未张扬的拍卖会上,王元化自撰自写的27页《清园存稿——江陵图谱序》同样创下了20万元的高价,另外一件颇具历史价值的钱锺书致王元化信札也以1万元成交。私人藏家骆先生以5500元拍下周扬签名《周扬全集》和1.1万元拿下钱锺书、杨绛签名的《谈艺录》、《倒影集》和《管锥编增订》等三册,对于王元化的藏品这么快就流入到拍卖市场,骆先生表示惊讶,“王先生作为文化名人,他的生前收藏的最好归宿是专门的文化研究机构。”
除了昨天的拍卖会,王元化藏品也在孔夫子旧书网上陆续被拍卖。早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沪上有关收藏研究机构还没有收购这些流失到市场上的藏品的打算。这样,王元化书房藏品的完整性不免令人担忧,而且,正在筹建中的华东师范大学王元化学馆如果无法保存王元化书房中的这些藏品,其文化价值也将受损。记者再报告藏品整体性丧失将削弱其文化价值
故世文化名人的藏品陆续出现在拍卖市场上,经济利益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在相对缺少激励机制以及完善的文物征集及捐赠环境下,名人子女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变卖先人藏品也属无奈之举。文学大家施蛰存收藏的碑帖2006年也曾面临着被拆散拍卖的命运,几经呼吁,终于经拍卖由某机构整体收藏。
据了解,文化名人在生前无偿捐赠个人藏品后,其子女在父母身故之后向收藏机构索回藏品的事件也屡有发生。而名人的第三代变卖藏品的情况更多见,因为他们对先辈的文化、历史价值的理解会淡漠许多。无偿捐赠以体现文化价值完整性并纪念先辈,还是变卖财产暂解经济之忧,总是文化名人后辈所面临的两难选择。
“这个矛盾其实是可以解决的。”上海鲁迅纪念馆副馆长王锡荣向早报记者表示,那些变卖藏品的后辈只顾眼前小利忽视了可持续使用先人收藏的价值,“文化名人藏品的完整性展示,才能将祖辈的荣耀和价值可持续性发扬,后辈也才能一直受益于祖辈的影响力。”
对于此次王元化后人的变卖藏品,王锡荣表示,研究收藏机构也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多数情况下无能为力,因为大家都没有太多钱。但现在国外名人后代拍卖祖辈藏品的事情已经比较少了,他们更愿意建立家族私人纪念馆或者完整地捐给相关收藏机构,以此纪念祖辈。大家都明白,祖辈的影响力在,后代就能获益。”(石剑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