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痛打“姚抄抄” 吹响文坛“打假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上饶市某中学高二(五)姚姓女生,从初二开始,就在多份杂志刊物以及网络上发表作品。她曾获第四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大赛“少年美文杰出奖”、“文学少年之星”等称号;是多家杂志网站的签约作家和驻站作者;多部作品获全国性大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成绩斐然的“才女作家”,日前被曝多篇文章多处抄袭名作名篇并四处投稿,被网友称为“姚抄抄”。相关媒体日前纷纷表示遣责,曾经刊发“姚抄抄”作品的各大杂志和论坛纷纷发表处理公告。(新快报,7月2日) 

    在当下文坛抄袭成风,有人一抄成名,因抄发财、进作协,譬如郭敬明;有人被曝光后却提高了知名度,抄袭如故而不得其治的情况下,一个高中女生能成为“抄袭门”的主角,引起如此轩然大波,难免不让人心生蹊跷?看到这个消息后,我在纳闷:为何网友要对一个高中生痛下杀手,炒她的鱿鱼?及至看了文后关于“姚抄抄”的简介,我才得始明白:“姚抄抄”之所以为万夫所指,概因盛名所累。 

    人活在这个世上都是需要尊严的,文人更是看重面子。作为一个喜欢舞文弄墨的人,笔者深有体会,我们日常所成就的每一篇文章,哪一个不是游走在“抄袭”和“引用”的边缘?一旦有人指责我们“抄袭”时,我们要么脸红心跳、要么动怒暴跳,个个都成了“文跳跳”。 

    记得刚学作文那会,老师就告诉我们:“天下文章一大套,就看你套得妙不妙。”言下之意,文章都是抄来抄去,互相借鉴的结晶。这话尽管有失片偏颇,但啥时想起,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凡写过科技论文的人都知道,文中引用了别人的观点和语句,文后的参考文献中是一定要详细说明的。当然,平常的文学作品,人们都省去了这种麻烦和求真的精神,引用了大量别人的话却不予说明出处,尤其对一些人们不太熟悉的话语,往往也就“据为己有”。所以在鉴定一个文章是抄袭还是引用上,确实很难,这也给编辑带来了更高的要求。 

    “姚抄抄”被推到风口浪尖,依笔者看,正好印证了“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两句话。树大招风,对如此著名的“才女作家”,别说整篇抄,恐怕就是一小段、一小部分,自然也难逃文友的法眼。 

    或许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她的社会背景单纯,只是一个有点小名气的中学生,没有文坛大腕愿意出面"助纣为孽",因而不具有免疫保护力,众人口水就能把她“淹没”。 

    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被披露出来,无论对谁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希望我们能把握住这个机遇,认真反思抑制文坛愈演愈烈的抄袭之风,不能仅止于对“姚抄抄”的“封杀”、惩罚,应该由此吹响文坛打假的集结号。 

    首先在法律层面寻求突破,今后对抄袭者要严惩不贷,不能仅停留在道德谴责的层面。其次,文化、文学等主管部门,可以设立打假基金,号召更多的人去监督、监管作者。只有依靠更多民间力量,才能树起一道防抄袭、作假的屏障,才能彻底净化我们的文风,保护原作者的权益。而这,又有多长的路要走?希望不要太久太遥远!(察己今)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