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诗人洛夫谈诺奖:它不代表世界文艺的冠军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11月2日下午,中山市政协文化沙龙揭幕,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曾被誉为“诗魔”的台湾著名现代诗人洛夫也到场题诗作画。洛夫现已85岁,但精神矍铄,神清气朗,如今他依然笔耕不辍,从未停止过诗歌创作。“今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我的诗歌全集,接下来我还会继续写”。展览活动结束之后,洛夫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专访。 
  谈诺奖 它不代表世界文艺的冠军奖
  南方日报:去年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诗人获诺奖有怎样的标准?如何看待莫言获奖?
  洛夫:诺贝尔文学奖有它的宗旨,作品要对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这方面有贡献,其实这种要求跟中国文学一直以来的“文以载道”差不多,都是追求一种人文精神,这方面可以说是文学界全世界共识。
  诺奖中文评委也只有马悦然一个,他如果大力推举一个人,评委会很可能就会选他。我认为,一直以来中国在文学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只是没有受到正视,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过去的中国,经济方面、工业方面、科学方面都很强势,诺贝尔文学奖不可能忽视这种力量,会想办法给中国这个奖。其实这个奖也不代表世界文艺的冠军奖,只是达到他们所认为的标准而已。
  谈诗歌创作 今天的诗歌写作太随意了
  南方日报:记得有一个统计说中国诗人超过20万,在一个越来越多人写诗的年代,似乎什么是诗却变得模糊。
  洛夫:古典诗强调格律,在艺术形式上有很成熟的规范,要有音韵、有诗的意境。但是新诗就比较麻烦,新诗没有标准,叫做free words,它的意思就是自由诗,任意去写,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个没有标准的标准,那就是形式感,有判断能力的评论家一看就知道你写的是诗歌还是散文。但是说到评选诗歌的标准还真的是挺困难的一件事,众口难调。
  诗歌和散文最大的不同就是散文有一定的形式,就像一个瓶子装酒,酒是内容,而瓶子是形式。但诗不是这样,诗的语言和文本是一体的,如果语言没有了,诗也就没有了。散文和我们走路的感觉有点像,我们知道它有一定的路程,但诗歌不是这样子,写诗和跳舞一样,跳舞必须一直动,这样舞蹈才会存在,如果舞者不动了,停止了,这个舞就消失了。诗歌的形式和它要表达的内容是一体的,这是诗歌的最大的特点。
  大家都比较喜欢我的抒情诗,但我认为诗主要是表现一种形而上的东西,可以说是经过形体、意象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到了晚年以后,我对禅宗特别重视,开始从其中提取诗歌创作的灵感,觉得人间有一种更活泼的生机。对于禅,我认为真实和虚幻是一体的东西,这与庄子的思想有些接近。
  南方日报:我们经常都会说“诗意”,以往诗意是和诗歌结合起来的,但今天这个概念似乎泛滥了。
  洛夫:这也是我很关心和很忧虑的问题。今天确实有些年轻人非常任意地把文本写成一行一行,就称之为“诗”,说句行内话,这样的诗歌写作没有体例,没有“红绿灯”。尤其是网上的诗歌,可能有好诗,但只能说是没有规范的诗歌。如果要追求诗意,恐怕还是得从古典诗歌去寻找,那种传统的诗歌美学,是很重要的因素。我写诗最早是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就是一心一意地投入西方,一面倒,但是过了若干年以后,发现纯粹接受西方的东西,写出来的诗不动人。可以说创作的种子如果没有扎在文化土壤上,它是长不大、长不结实的,诗歌创作还是需要本国的、传统的营养。但是继承传统,不是说就要写古典诗、写旧诗,而是将其中的营养价值作为创新的重要依据,但目的还是要创新。
  南方日报:现代诗人该如何去延续这个传统?
  洛夫:中国传统古诗,尤其是唐诗宋词,它之所以近千年还是能为大众接受,是因为中国古典诗里面有一种不会消失、不可磨灭的永恒的意象之美。它们蕴含在杜甫、李商隐、王维等诗人的诗中,是一种空灵但恒久的美,它已经失落很久。现代诗人怎样把它找回来?我觉得这很重要。可是有很多年轻诗人他就完全不考虑,完全不懂得这个东西。诗歌很奇怪的,太有规范不好,没有规范也不行,现在完全没有规范,就很容易走偏了,但天分高、有灵气的人,往往可以超越这些,否则只能写一些唠唠叨叨的“口水诗”。
  南方日报:现在中国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诗歌对中国人过快的社会节奏能否起到一种调节作用?
  洛夫:诗歌当然可以起到调节的作用。诗歌创作所需要的激情和想象力、美感是要培养的,但是天生的才情也是很重要,完全靠努力、拼命学是不能成为一个好诗人。好像杜甫说“化腐朽为神奇”,就需要灵感和灵气。
  今天的人写诗似乎越来越随意,只是把写诗当作发表自己的想法。其实诗歌不是这么自我和随性的,是透过意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它和说话太不一样了,现在太多诗人对意象的形塑不重视,我认为,创作一个意象和雕刻一个雕像相似,塑造和意义的产生休戚相关。
  谈诗歌教育 除了知识还要涵养和历练
  南方日报:广东有小学生诗歌节倡导“培养诗心而不是培养诗人”,您觉得诗歌教育和培养诗人之间有没有一种必然关系?诗人是不是很难培养?
  洛夫:小孩的理解能力很浅,不能太注重他们的文笔,不能强求这个,最主要的是童真要表达出来,哪怕他字写错了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要保持童真。
  我认为诗歌教育是传授一些基本知识,例如我们说的人文方面的知识内容,这些内容让我们写个抒情诗还可以,但如果要想更深入地去探讨事物,写出一些更有深度、对人生有很大启发的诗,就不是凭借知识和想象力可以达到的,这还需要很深的学问和涵养。
  儿童诗在台湾也是很发达的,很多小学老师会引导儿童进行诗歌创作。我认为,孩子们写诗跟父母的家庭教育很有关系,父母引导小孩去写诗是一个积极而有效的方法,但不要给他们灌输规范,这样反而不好。我曾到过几个高校演讲,演讲的题目是《感受诗歌的美》。我鼓励年轻朋友、小孩子多读名著,这些作品都是经得起时间淘洗的杰作。在台湾,很多高中、初中都有自己定制的关于诗的课本,前面是诗,后面是注解,他们的注解虽然有限,但至少包含某种启发,也是不错的选择。
  南方日报记者 李培
  见习记者 钟琳 杨逸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