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多数年轻人成"不孝子" 尽孝不该是孩子一人在战斗(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山东商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C     东西文化对话——被培养的孝心VS被合同剥离的赡养责任
西方文化强调彼此的独立,成年子女与父母之间只有感情上的联系,不负有赡养父母的责任。而在中国呢?得益于传统的孝道观念,家庭养老成了中国最被普遍认同的养老模式。

对于孝道教育,历史上有许多故事与传说,比如“二十四孝”里的“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等,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近年来,在传承孝文化,培养孩子孝心方面,很多尝试浮出水面,其中不乏“雷人之举”。

据报道,中国伦理学会于2011年10月30日启动“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该工程计划利用5年时间在全国培养百万中华小孝子。这一信誓旦旦的说法引起激烈反响:孝子可以被批量生产吗?

就如何培养孝心问题,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程为敏说,孝心就像一颗种子,土壤非常重要,整个社会如果有尊老、爱老的氛围,孩子耳濡目染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自然就会成为有孝心的人。因此,孝子不是某一方刻意培养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土壤,说白了就是文化。在这里不妨对照一下东西方的“孝”。有文章这样分析:中国人重孝,西方人重爱,这从孔子和柏拉图就晓得了。西方文化强调彼此的独立、个人奋斗,到了老年期亦是如此。人们把独立和尊严看得很重,很难接受在自己老了以后,已经不再是“独立性的存在”而变为“依附性的存在”。成年子女与父母之间只有感情上的联系,不负有赡养父母的责任。

应该看到,西方的这种对亲子关系的认知,与其社会保障的网络严密有关系。在那里,年老的父母可由政府负责供养,所以对子女的家庭养老没有法律约束。

而在中国呢?得益于传统的孝道观念,家庭养老成了中国最被普遍认同的养老模式。“养儿防老”的意识根深蒂固。

大连的时广滨是一名硕士,曾经拥有很好的职业。为了照顾年迈的养父母,他辞掉了工作,在大连第七中学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

这位“硕士保安”告诉记者:“养父母的恩情大于亲生父母,我只想平平淡淡地为养母尽孝心。”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