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砸赝品节目引争议 学者称以真假论价值偏离轨道(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以真假论其经济价值,偏离了轨道
在文物法研究学者焦晋林看来,文物真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何为真,何为假,得有标准的界定,而不是以说话人的意志为转移。”他认为,现行《文物保护法》虽然没有给出明确定义,但第二条已给出了标准,即“具有历史、艺术、科学、文化价值的”。因此,他建议争议双方首先要弄清楚何为文物。“有一点可以肯定,它绝对不是以时间的长短作为标准来衡量。”他举例说,汶川地震期间,温家宝总理写有“多难兴邦”的那块黑板就属于文物,因为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尽管不少人认为当前的文物市场很混乱,可焦晋林却看到了积极的一面。他告诉记者,在他初涉工作岗位时,一次他买了物品要求对方开发票时,对方竟然将“考古系”写成了“烤骨系”。“从一个侧面说明,考古、文物在那个时代普及度还很低,而现在显然已经快全民普及了。”不过,也正因为进入到牵涉面更广的阶段,他认为当前需要梳理“文物”一词的本源。“起初它并不是指古物、古董,更多蕴含的是礼制的内容,看重的也是其文化价值,而非经济价值。”他援引唐代诗人杜牧的《题宣州开元寺水阁》中“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为例,感慨道:“如今,人们在关注的点上出现问题了,若以真假来论经济价值,就偏离了轨道。”
他将如今收藏市场的种种不规范行为视作“杀鸡取卵”,“在一个被破坏的市场里,最终大家都是受害者。”焦晋林认为,收藏与经营、倒卖完全是两回事。“按照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它实现的是一种精神需求。简单的估价论之,只会落入重器物轻文化的境地。”
至于砸掉赝品的做法,他非常不认同。“一是,鉴定的结论会随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个渐进过程,不可轻言断之;其次,依据《文物认定管理条例》,一旦认定为文物,就该承担起保护的义务,‘砸宝’显然背道而驰。”在他看来,理想的状态是以真假为切入点,引发公众的强烈兴致,然后引导到对文化的一种尊重。(陈涛)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