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精神家园三人谈(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由黑龙江省出版集团教育出版社重点打造的《精神家园丛书》,日前推出首批成果并引起众多关注与好评:《精神家园——新文化论纲》(李德顺等著)、《民族精神——精神家园的内核》(欧阳康主编)、《中国人的命运哲学》(魏义霞著)、《“人化”与“化人”——现代视野中的新文化》(孙伟平等著)。为此,我们约请这套丛书的两位主编李德顺、衣俊卿,以及主要作者之一欧阳康,以文章的方式,展示他们的编写理念及在相关理论问题上的思考,这些富有深度的思考对于推进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建设,无疑是有价值的。
毋庸讳言,由于专业背景不同、学术价值取向相异等方面的因素,在精神家园的问题上,三位嘉宾的一些看法与国学界一般性观点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在这里想要强调的是,差异是对话的前提。为不同的观点提供对话的平台,是本刊创刊以来一贯的追求。我们深信,健康的学术对话能让对话者以及广大读者的思维兴奋起来,从而激发新智慧、催生新思想。
家园好像永远征途漫漫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共同体、一群人,他们要能在一起生存,总有一些内在的东西在精神层面支撑着大家,凝聚着人心。正如我们在“精神家园丛书”的序言中所引用的著名哲学家赫勒对“家”的理解,她说,我们都需要“家”为我们提供熟悉感、自信感和温暖,“‘回家’应当意味着:回归到我们所了解、我们所习惯的,我们在那里感到安全,我们的情感关系在那里最为强烈的坚实位置。”
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谈论精神家园的重要性,我们倡导积极的家园意识,希望社会的个体培育起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的精神力量,一种张扬真善美的价值导向,构成一个精神世界,把人们凝聚起来,组织起来,使大家朝着一个目标往前走。
精神世界是人安身立命之所系。如果它出了问题,一定是人之生存的大问题、深层问题。
在这方面,最严重的就是原有精神家园的颠覆。这种颠覆往往是在一种文明的重大转折时期的一种断裂性的文化危机和转型。西方的文艺复兴,就体现为原有精神家园的颠覆和新的精神家园的重建。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文化断裂,一种精神家园的重建。那时,我们固守了几千年的安身立命之文化传统,在面对新世界的挑战时失灵了,凭借它已经不能生存下去了,所以要变革。
现代西方也同样面临过精神家园危机的大问题。宗教神学家蒂里希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大家认为世界大战是偶然的擦枪走火,科学技术没控制住,所以导致灾难,现在灾难已经过去,新纪元即将到来。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才意识到,这大概不是擦枪走火的问题,很可能是我们一直相信的那种理性文化出了问题。因此,蒂里希说,那时笼罩着西方世界的是一种幻灭感,一种失落精神家园的文化危机。
今天我们说精神家园出了问题,还有一种情况: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太功利了。或许越来越少有人自问,“我们究竟是谁?”而更多的人在想,“我怎么能活得更好?”其实,这是现代性之后,科学技术发展以后的理性化社会、消费社会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我并不主张一般地指责这种告别崇高的务实。务实中包含另一种文化,一种并非完全消极的价值。同样,重视自我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具有积极内涵的现代价值。但是,如果这种务实,这种对自我的强调,走到了极端,走到远离真善美,放逐价值和精神的地步,则无疑是精神家园的萎缩和病症,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深层文化问题。
在对家园意识的培育和精神家园的重建中,我们要保持一种清醒的“时代意识”。
传统社会的精神家园往往是由那些经验、习俗、习惯、民俗乡约、家法家规等自发的文化要素所构成。它往往是人没有意识到的,却又无所不在,熔铸到人的血液之中,自在自发地支撑和左右着人的生存的东西。有了它,一个人可以不假思索地生存下来,一个共同体能够长期维系下去。而在现代社会,精神家园则往往体现为自觉的文化追求和精神建构,是一个共同体或一个社会自觉地倡导的共同价值追求,普遍的文化认同。这种基于文化的自觉而建构起来的精神家园的力量更是显而易见的,现代社会中无论一个政党、一个社会组织、一个团体、一个共同体,都离不开这种自觉的精神家园。
孔子的聪明并不在于用许多人们所不懂的东西去教训人们,去给人们提供一种理性的建构,而在于把人们生活中已经自发地遵从的一些图式性的东西固定下来。他把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间的那些我们今天看起来属于不平等的、自然的、封建的关系,作为伦理纲常固定下来,使之神圣化,由此形成一个同质的、超稳定的文化模式和精神家园。而一旦社会完全进入理性化,一旦社会经济、政治等等一切活动都按照契约和理性方式组织起来,那种传统的方式就不可以了。我们今天建构精神家园的任务,就不是简单地灌输一种大家都能同意的同质的东西,而是应该在个性差异中建构一个共同精神家园。这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我只想说两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一句话:精神家园建设是一种精神上和心灵上的“回家”,但这是一种“指向未来”而不是“回到过去”的“归途”。回到文化的传统原点,在各主要文明中都常常发生。问题在于:回到传统文化的家园,是要干什么?雅斯贝尔斯说得好,人类常常回到公元前的世界历史的“轴心期”,为的是获取“重燃火焰”的精神动力。“传统”的意义不是可以成为我们今天直接搬用的“武库”,而是激活今天之创造的精神驱动力。但是,目前在我们的“传统文化热”、“国学热”中,我们的确看到了一种把传统“实体化”的倾向,期盼直接搬用传统的伦理纲常来解决今天的“道德沦丧”、“价值扭曲”问题,来净化今人的心灵。但效果如何?情形十分复杂:其中的确有一定的呼唤价值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吃古人饭”的文化商业炒作,看到了文化软实力建构中传统与现代的“魂不附体”和“时代隔膜”。这些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
第二句话:精神家园建设是一种价值和精神的提升,但这是一种落回到“生活世界”而不是超拔到“琼楼玉宇”的升华。
今天的精神家园建设绝不应当是一种“外在灌输”式的文化教化,而应当是生活世界内在的一种自觉选择。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现实生活世界,包括网络世界中的现实民众在全球化背景下综合素质的提高,看到他们的务实生存方式中所包含的积极的精神价值。例如,你能说现代人没有责任感吗?一旦民族出现危亡的时候,涉及到国家利益的时候,大灾难的时候,伟大的责任感,伟大的精神力量马上被焕发出来。另外现代人的理性的精神、务实的态度、普遍的创造力、扎实地做好每一件事的敬业精神,不是现代社会需求的吗?其实在这里,精神世界不是一种虚幻飘渺的、外在的东西,而应该从生活世界中把积极的精神价值引导升华出来,这是最有生命力的精神世界。所以,一是要立足现实,一是要立足生活。
如果我们在重建精神家园的神圣过程中,不能清醒地处理好这些关系,如果我们只会厚古薄今地搬出古人来教训今人,只会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地教育大众,那么,我说一句比较难听的话,我真的很担心,最终需要被诊治的或许不是普罗大众芸芸众生,而是孤独的“医生”本身。
我特别喜欢《闯关东》片尾曲《家园》那句“”,因为我们既可以用这句话来形象地描绘那些深感精神家园失落之痛苦的跋涉者的苦闷与无助,也可以用它来形容那些自觉地(甚至悲壮地)肩负精神家园重建之重负的思想者的坚毅与耐性。(衣俊卿)






 
关键词: 精神家园 国学动态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