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老子的"道德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疆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早于孔子出现的老子,在他的心里和哲学里,道和德,虽然首次合成了“道德”这个词,并有了《道德经》这本书,但实际上,它们是不一样的两种东西——“道”是天道,是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的自然规律;“德”,是仁德,人间的道德礼义。
老子认为:“道”和“德”两者各有其意,却能相合相融。打个比喻,好比两个君子朋友,和而不同。《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写道:“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从道得道,从德得德。
老子的道德观与孔子的道德观有明显差异。
老子先敬天道,后重仁德,认为符合无为天道的“德”才是大德,是真正的德,而违反天道之无为精神的“德”,是小德,甚至是假德。
而在重知识学问、守人间道德礼义的孔子那里,天道是没有的,人间只有“德”。德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于社会秩序的方方面面,与天道规律无关,所以,他的道德就是凡间道德。孔子及其追随者的凡间道德就是:仁、义、礼、智、信。
上面那一段引自老子《道德经》的话里说:品德高尚的人,不固守形式上的德不放,所以有德;而品德低下的人,死守着形式上的德,因此没有德。高品德的人顺其自然去做事,从不去想为着什么去做。低品德的人没有什么作为,却想着为了什么目的去做事。大仁爱的人有所作为,却不想达到什么个人目的。最重义的人有所行动,但却是想着怎样才能有所作为;最重礼的人,老想着一切为了符合某种礼法,结果没有人理睬他,他只好扬起手臂,吆喝着让人们遵守它。所以,失去了道然后才有德;失去了德然后才有仁;失去了仁,然后才有义;失去了义,然后才讲礼法。
我以前不太理解老子这段精彩的哲学思想,是生活让我渐渐领悟了它。做好事如果是出自内心,自然地去做,而且做了以后,不认为自己是做了多大的好事,那才叫道德。有的人做好事只是为了做好事,将它搞成了形式主义,就变成了“作秀”;更有甚者,做好事只是为了求取自己个人目的——“德”就变味了,走向了反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仁爱是发自内心的,和平友爱的,可以化解自私和仇恨。它高于“义”——为了义,有时可能伤害到自己或他人。而“礼”更多的是一种礼法,尊重社会上约定成熟的生活规则和秩序。实际上是,礼法盛行的时代,就是一个道德仁义败落的社会时代,比如法家盛行的战国时期,人心就十分混乱,许多人只羡慕成功者,却不辨他们的忠奸善恶。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第五章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用草扎成、用来祭祀的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在第十八章,他又进一步说:大道废了,才有仁义;智慧出现了,才有大伪;六亲不和了,才强调孝、慈;国家昏乱了,才倡导忠臣。
所以,老子的“德”,是从属于“道”的“德”,道是德之根。“孔(大)德之容,惟道是从”,他说。
违反了天道的德,不自然的德,有我执的“德”,只是一种低档次的仁义礼智信,不是真正的大德。
如果是顺天而行的德,自然而然的德,无我无私的德,才是真正的大德。
老子的“德”,与管子(管仲)的“德”——“化育万物谓之德”比较切近。
道家的“道德观”,与儒家的和今日社会上通行的道德观不太相同,是一种更高、更纯、更真实、更冷静的道德观,反映了古代道家文明的纯粹性和纯洁性。
看上去,老子的道德观有些不近人情,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的。
老子认为,积德高厚的人,做什么事都能容易成功,也会受到德行的回馈。如“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得道多助;“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永葆青春;“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搏,攫鸟不抟。”——德厚的人如赤子,连毒虫、猛禽、怪兽都不会伤害他。(孤岛)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