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中国文化报》:摄影界为何屡现造假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近日,2010年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金奖作品《明天的现实》被指涉嫌剽窃,引起了各方极大关注。据有关人士举报,该照片的主体背景“枯树枝”与《全球最新图库大百科》中的无名图高度相似,经过电脑将图片翻转后,两图几乎吻合。最新消息称,“无名照”原作者已现身,并将会同自己的法律顾问,研究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近年来,摄影界造假剽窃事件屡有发生,一些造假剽窃的作品甚至荣获大奖,被揭穿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今年7月,兰州某报社摄影记者任世琛拍摄的《旱区的孩子》中的一幅,被成都一名张先生“旋转”后,险获国际大赛特等奖。首届华赛奖获奖作品《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在2008年被揭露,有些鸽子是经过PS(用PHOTOSHOP等图片处理软件处理图片或制作特效)的。而入选影响2006 CCTV年度十大新闻图片的《藏羚羊生命中的十道难关——铁路关》,也被指是PS过的假照片。类似事件,不胜枚举。造假事件虽然频频被爆,造假者依然前赴后继,造假之风甚至愈演愈烈,原因何在?


  无疑,随着电脑技术的日益发达,摄影界的造假者越来越多了,手段也越来越高明了,其获取的利益也在不断“升值”。他们无需付出太多的劳动,只要将别人的劳动成果剪剪贴贴、PS一下,就将别人的劳动果实据为己有,甚至还因此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这就刺激了一些居心不良者,将造假、剽窃当成创作,甚至当成了自己的“专业”。而一些造假剽窃者,非但不以造假、剽窃为耻,甚至希望藉此一举成名。原因就在于,利用这种手段可以名利双收,即使败露,也无需付出太多的代价或成本。


  近年来类似剽窃事件多发的根源还在于惩戒机制上的严重乏力。对造假、剽窃者的处罚,仅仅是取消资格,拒发或追回稿酬或奖金,对其财产、名誉基本毫发无伤,更遑论为此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违法成本过低,必然是对剽窃者肆意剽窃的姑息或纵容。


  据《2010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公告》,针对公示期间被质疑的入选作品,组委会组织影像专家进行审核,最终确认36幅(组)作品因修改原始影像等原因被取消了入选资格。而《明天的现实》在当时“幸运”地成了漏网之鱼。


  由此可见,在日益发达的电脑合成技术和照片PS技术面前,组织相关摄影比赛的各个组织方,在类似的剽窃或合成作品面前简直是防不胜防。这也许是造成造假、剽窃现象高发多产的漏洞之一。


  摄影界的造假之风频现,实际上就是当代中国社会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浮躁之风的一个缩影。只有加大惩处力度,让造假、剽窃者付出更大代价,才能起到警醒和惩戒作用。


  《明天的现实》被爆涉嫌剽窃后,笔者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网站首页上看到一条消息:《国展金质收藏作品被指“剽窃”引发媒体关注,组委会高度重视迅速展开调查》。消息写道:“对于《明天的现实》涉及的此类问题,组委会将依据调查和论证结果对其进行严肃处理。”


  不知组委会所谓的“严肃处理”将是怎样的处理?相信很多人都在期待,期待造假者得到惩罚,期待这股歪风早日得到遏制……

    
    曾小亦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