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医改“开门办”有助多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大公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香港《大公报》1日刊出署名文章认为,中国新医改的最大特点就是“开门办医改”,重视内外和上下协商,这有助实现多赢。 

  文章摘录如下:

  中国新医改的最大特点就是“开门办医改”,重视内外和上下协商。旧医改受挫,就是因为事先没有广泛征求意见。而新医改则汲取了旧医改的教训。 

  协商,就是齐心协力,共商国是,就是携起手来,同舟共济。协商的基础实质是沟通。只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沟通做到位,任何问题都会由复杂变简单。协商更依赖多方参与,依赖平等参与,带着健康的心态参与。 

  医改如果因利益问题而争论不休,医改设计者则应事先把作为医改思想基础的价值观传达给参与医改的各方,使其端正价值观并树立全局观。在医改协商之前把这件事做好了,医改参与方才能带着顾全大局、求同存异的心态去协商医改,这样也才能减少争议,增加共识,集思广益,最终找到实现医改多赢的方法。 

  多种渠道广征意见 

  中央政府制定新医改方案时,特别重视以多种渠道(包括网络)广泛征求意见或建议。政府最初向多家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征集新医改方案,然后将各方案中值得借鉴的要素整合起来,既吸取西方的经验,又兼顾中国国情,最终形成新医改方案的雏形。

  政府在今年的“两会”上再次征求意见,并积极吸纳有价值的意见。据悉,“两会”后政府对医改方案又做了多处修改,目的就是希望搞一个多赢的医改。相信经与人民协商的医改,一定是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医改。 

  地方医改也离不开事先协商。中央的新医改方案为地方医改提供了很大的创新空间,因此,地方政府的改革理念直接关乎地方医改的成败。为避免医改失败,地方政府应效仿中央政府的做法,重视协商,特别要事先听取专家的意见,同时参考医患的意见。记得多年前,某地曾实施“卖光式医改”,引发争议。此举想必欠协商。把公立医院变为私立医院后,如果政府不严加监管,这类医院很可能要么价格不降反升,要么低价劣质。公益性医院的减少,对百姓不是福,而是祸。 

  减少医保基金结余 

  中纪委官员日前指出,07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统筹基金当期的结余率是34.8%,08年是32.8%,均高于发达国家控制在10%以下的水平。这表明,地方政府对医保基金管理不力,把基金结余而不是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作为政绩。 

  未来对医保基金的管理应更透明,鼓励多方参与,为提高医保基金使用率献计献策。例如,国家医保制度可借鉴地方经验,实施市场分段,按不同的市场需求提供相应的医保服务,如可提供大学生医保、妇女医保、农民工医保、农民医保、老年人医保、家庭医保、大病医保、门诊医保等。
 
  如果医保机构与医患共同设计出物美价廉的医疗服务,不仅患者能真正看得起病,服务也会畅销。 

  评价药品质量,并非药厂说了算。药品质量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药品评价需要多方参与,尤其要重视药品使用者医生和患者对药品的评价。我们不是毫无根据地质疑上市药品的质量,但不可否认,药品上市前,对它的临床试用的人群很小,加之中国药厂多数是中小规模,资金不雄厚,生产工艺水平不够高,保证药品质量长期稳定有难度。因此,政府和医患有必要对药品质量进行长期和密切监控,而且要做到监督前移。 

  奖励新药品研发者 

  医改将不实施药品统一价格,但政府提供药品指导价,以控制药厂哄抬价格。同时药品还有市场调节价,以尊重市场规律。这意味着,参与药品定价的除了药厂,还有政府和市场。对于有独特优势的经典老药和创新药,政府不仅要优先购买,还要提供价格补贴,以奖励药品研发者和生产者。

  总之,中国医改是复杂工程,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医改需要谨慎,更需要探索。医改只要重协商和沟通,鼓励多方参与,就能做到同舟共济,大家齐心协力,有谋出谋,有力出力,共同把医改这条大船驶向成功的彼岸。(黄燕)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