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谁发现了李白《静夜思》不同版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谁发现了李白《静夜思》不同版本——读松浦友久编译《李白诗选》 


 

    “书非借不能读也”。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黄生借书说》里面娓娓讲述了一位青年学子到他那里借书阅读的故事——不是借来的书籍,就不能好好地阅读。 


    我暗自庆幸,为自己如今能够处在一种不借而有书读的境况中感到一种心灵的愉悦。但是,当一位小友发誓“不给就要偷”地索要我书架上那本松浦友久编译的《李白诗选》的时候,我突然感到自己陷入“书非遭索不能读也”的尴尬境地。 


    眼前浮现出当初在东京池袋购买这本书的情景。一家小小的旧书店,一排又一排书架都是直接从房顶落地。与其他旧书店不同的是,这里的每一册书籍都被包上一张薄薄的、透明的书皮,显示出书店主人对书籍那份呵护般的爱。与其它书店不同的是,这家书店的主人是一位中年女性,店内播放着我这个“音乐盲”并不懂的西方乐曲,她脸上那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容貌让人在一瞥之中难忘。这是一本“口袋书”——文库本——岩波文库,1997年1月第一版,到2002年时已经是第八版了。新书的售价是700日元,我用半价——350日元把它购回家中。 


    我没有女儿,所以不能准确描述出一个女儿出嫁时父亲的心情。但是,此刻当我准备把这册书籍送给小友的时候,却好像感到一种女儿出嫁时父亲那种依恋不舍、难以言喻、喜忧参半、欲送还欲留的复杂心境。真的是巧合,这本《李白诗选》的第一首诗就是李白的五言绝句《王昭君》——“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月转星移,物是人非,这里,我想说,书,只要有人去读,就好。何况欲读者是年轻人呢。 


    送人之前再翻一翻。谁料,就这一翻,翻出了一点小小的名堂。在该书的第21页,我看到了李白那首如今在中国幼儿园的孩子也能背诵出来的《静夜思》。可是它的内容则是这样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是的,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唐诗三百首》里面,《静夜思》是这样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又想起2009年2月日本共同社的一则报道:一位从中国河北到日本的华裔初中生相木将希发现李白名诗《静夜思》有两个版本。说的就是这件事情。那位华裔初中生也被作为“第一发现者”广为介绍。 


    不错,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但是,并非是每一次对书的疑问都可以成为“第一发现”。松浦友久特意在这首五言绝句后面做了“补注”。他指出:在《静夜思》的本文里面,从《唐诗选》、《唐诗三百首》开始,中国出版的古典诗集里面,就大多写作“床前明月光 ……举头望明月”。为此,日本关西大学教授森濑寿三曾经写过“李白《静夜思》与李攀龙《唐诗选》——日中之间‘微小’的不同”的论文,发表在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主办的第34期《泊园》杂志(1995年9月)上,其中详细考察了两首诗的不同以及形成不同的原因。据我了解,森濑寿三教授1998年10月在关西大学出版部出版的《唐诗新考》一书中也收录了这篇论文。 


    稍微展开一点说,就是发现李白《静夜思》两种版本的“第一人”并不是那位华裔初中生相木将希。此事,至少在1995年就有日本学者森濑寿三做过发现性的考证!而中国上海的复旦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副教授胡中行则说,早在1991年出版的《古典文学鉴赏论》中,中国学者就已有对《静夜思》两个版本进行过比较详细的论述。简而言之,日本版本的《静夜思》和中国现存最早的宋蜀本《李太白文集》相同,应该是李白原诗。最初见于明朝李攀龙的《唐诗选》以及出现在清朝乾隆年间的《唐诗三百首》的李白《静夜思》均为误传。 


    这些,大都是我在与松浦友久编译的《李白诗选》“分手”是读出来的。算不上是“临门一脚”,却是实实在在的“临别一读”。(2011年9月5日写于南京国贸国际大酒店1111房间)■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