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从文化传统与价值观看人权:儒家与人权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从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时算起,儒家思想在中国已经流传了2500年。在如此漫长的时期,儒家思想一直都是中国文化的主导性力量。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其思想精华至今仍闪耀着夺目的光芒,超越了时代与国界的局限,成为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传统进入了一个新的复兴时代。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继承儒家文化的有益内容,剔除其不合乎时代潮流的东西,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对于世界,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从传统文化中不断吸取思想营养。儒家思想的精华是它的人民性和进步性倾向。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力保存和弘扬儒家文化的精华,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使它们恢复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比如,儒家“天下大同、世界为公”的政治理想,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重新发掘和整理这种理想,对中国社会发展十分有益。又比如,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把个人的道德磨练、私人生活同国家大事联系起来,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这对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再比如,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秩序中的一个存在,自然本身是一个生命体,所有的存在相互依存而成为一个整体。儒家文化把人类社会放在整个大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强调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和谐一体。这同今天的环境保护思想完全契合,且有更宽广和深刻的哲学视野。再比如,儒家的“仁者爱人”观念,要求人们用宽阔的胸怀对待他人,帮助他人。再比如,儒家的“和而不同”思想,认为每个人、每个国家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虽然应该和谐相处,但不能丧失各自的独立性。这种思想至今仍然可以作为指导人与人关系以及国与国关系的原则。
儒家思想对于促进国际人权事业和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也有积极意义。从工业文明中产生出来的现代文化,由于过分强调个人权利,轻视社会责任,已经导致极端个人主义泛滥、社会凝聚力下降的恶果。重视社会责任的传统儒家思想,恰好可以弥补现代文明在这方面的缺陷。《世界人类责任宣言》高度评价了儒家思想对人类未来的意义,认为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规则”。这也符合《世界人权宣言》努力维持权利与义务间平衡的原则。(作者李云龙系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作者钱镇系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