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多所高校将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引发各方关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新闻】中国教育报:多所高校将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 

  去年年底,教育部高教司在湖南召开会议,建议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今年以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等多家学校先后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语文”两个字,又以矫健之姿,重新回到了高校的课堂上。

  据了解,因高校课程设置问题涉及高校办学自主权范畴,教育部并未对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开设作硬性规定,该课程如何设置由学校自行决定。

  【声音】

  齐鲁晚报: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之举

  近年来,尽管大学语文在部分高校已被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但实际上长期处于边缘地位。目前,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和英语的强势相比,汉语明显被冷落了。很多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对中文的驾驭能力、对文学的鉴赏水平不容乐观。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语文课,把语文课列为大学生的必修必选课,这对于提高大学语文的地位,传承民族文化,无疑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因此,如果连大学生都不重视对语文的学习,何谈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加强素质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人文素质教育是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关系密切,有助于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他们在气质、修养、人格等方面得到提升。

  北京青年报:要普及更要提高中文素质

  高校的中文教育应该设一个强制性的“及格线”,进行基本的语法和作文的测试,不通过则不能毕业,类似于英语的四级考试。按说,中文基础教育应该在中小学阶段就已完成,可事实是,多年以来语文教育尤其是写作训练的重要性在升级考试中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大量并未熟练掌握母语的学生不断进入大学。

  对于这些学生,大学阶段是他们走出校门前补上中文这一课的最后机会了。为了避免他们未来可能出现的尴尬,高校应该开设中文教育的基础课程。

  这种课程不应像小学语文那样只是进行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之类的总结、切分,而应该是类似于《古文观止》般对古今优秀汉语文本的赏析,应该是类似于《百家讲坛》般对经典国学著作的解析,应该是“我手写我心”的自由写作训练。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是仅仅开设一门“大学语文”就行,而是得从思想上真正重视,遴选最适当的课程,派遣最优秀的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蓬勃的求知欲,培养出精通中文的高手。

  长江商报:应重塑大学语文学科定位

  当然,开设大学语文课是一个问题,怎么开又是一个问题。现在的大学语文课最突出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大学语文的中学化”——重“教育”轻“兴趣”、重“传授”轻“实践”、重“文学”轻“思想”。这样的教育模式和授课方式,难免影响大学生投身其中的热度。

  我们不会狭隘到把大学语文的落寞归咎于英语热,但我们在专业设置时过于追求应用是当前的一个弊病。当务之急,显然是重塑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赋予其应有的学科深度和学科尊严。就前者来说,高校务必要把大学语文从“工具教育”的沉疴中解放出来,致力于“人文素养”的提升——从“阅读理解”教育跃升为“启蒙创新”教育。说到底,我们期待中的大学语文不应再是“方法论”,而应是世界观、生活观。

  成都晚报:大学语文不只是交际工具


  对于一个学习语文的人来说,语文提供的作用有两重:一重是交际工具的作用,包括正规与非正规的交际;一重是文化工具的作用,它可以使学习者获得应有的文化素养,成为有先进文化理念的现代人。

  如果,大学语文课还是作为交际的工具来定位的话,意义不是很大。因为,对那些并不靠口语和文字表达谋求职业的学生来说,他们之前12年甚至更长的语文学习水平已基本够用。而即使此前他们所接受的语文教育失败,他们的表达和交际能力很差,短暂的大学强制学习也不可能立竿见影产生效果。

  如果所谓的语文课是作为文化工具来定位的话,那规定大学生进行学习就很有必要了。因为,文化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素养,作为全面培养人的教育场所,学校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文化的教育。而这种文化意义上的教育是不分专业的,它强调的是文化价值的传递,任何专业的学生都首先是人才是学生。所以,文化层面的语文课作为必修必选课是合适的。

  江南时报:谨防大学语文成“高四语文”

  首先要为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叫好,同时也要谨防一种倾向:大学语文的内容与中学语文并无根本区别,成为“高四语文”。近几年来,一些学者在教材内容的更新上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学生掌握基本的母语听说读写能力,写出条理清楚的文章,这是小学和中学语文应当完成的任务。如果在中小学阶段不能学会基本的文字表达,不会写文从字顺的文章,到大学已经为时晚矣。

  大学有大学的任务,从工具层面来说,大学生应当接受的是学术论文的写作训练。从价值层面来说,大学生应当具有了解现代文明基础上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大学语文课如果有好教师,好教材,可以在价值层面有所作为,开阔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的精神文化品质。但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好教师,教材又陈旧,就什么也谈不上了。如果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从总量上规定不同学科的人文课程在总学分中的权重,使不同院校从实际出发,调动人文教学的积极性。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