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南京古人生活令人称奇 5500年后她牙还很白(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5500~6300多年前,南京高淳有一个神秘的部落,他们靠捕鱼谋生,母系掌权;死后,男人们和女人们分散而葬,头都朝着东北方向……

   昨天,金陵第一村——薛城遗址出土文物暨南京市文物局高淳考古站揭牌仪式在高淳县薛城遗址举行,这是1997年薛城遗址被发现后11年来遗址文物对外首次展出,记者也随着专家们一起探访了南京地区目前面积最大、时代最早的史前文化遗址。

   叫卖文物追出史前遗址

   虽然11年过去了,但当年的考古场地还是原样保存着;听说薛城遗址文物要对外展出,周边的居民也围了过来,看个好奇。在一大群人中,一位高淳的老文物工作者站了出来,他叫濮阳康京,当年就是他发现了这个神秘的古遗址。

   “1997年8月3日下午,当时我还在高淳文管所工作,那天特别热,我赶到单位的时候,一个邻居和我说‘刚有4个年轻人找你,他们说有文物要卖给你,可能刚离开’。我当时就问年轻人往哪个方向走了,那个人手一指。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路追赶,当时的街上几乎没什么人,我看到前面恰好有4个年轻人,就问‘是你们要卖东西给我吗?’年轻人从一个袋子里掏出几件磨制过的石器,我就追问这些文物是怎么来的,是不是哪个地方刚出土的?那4个年轻人开始还支支吾吾的,后来经过我做工作,他们说,薛城卫生院要盖新大楼,这些文物就是挖地基的时候发现的。我就急急忙忙赶到现场,一看,不得了,挖出来的地基上碎陶片一地都是,地基上已经开始要浇水泥了。我赶紧给医院院长打电话,要求立即停止施工,说这地下肯定有文物。当时的一个民工说‘要是你晚来一点,就看不到了。因为天热,我们都是夜间开工,白天休息’。”

   在濮阳康京的干预下,医院的大楼终于没有盖成,过了10多天,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就来了,他们布下了井字形探方,经过勘探发现,这个遗址面积非常大,有6万平方米,在6000多年前这里是湖边上的一个小岛,当时还是母系社会,这里的人都靠捕鱼为生。

    遗址分上下两层

    11年前考古专家们的考古现场,如今已经盖成了大棚,被保护起来。伴随着铁门敞开,一个神秘的考古现场就展现在记者面前。当年的考古现场,100平方米左右,呈长方体,距离地面1米多深。地下能够看到的是旁边标着房址、窖穴、柱洞、灶之类的小牌子,但在记者眼里,那就是深深浅浅的坑,有的深一点,有的浅一点,有的坑呈圆形,有的像脚的形状。

   “居址就是人类生活居住形成的一类址。薛城遗址下层居址由众多遗迹构成,主要包括地穴式房址、房址周边的灶坑可能暂时放养鱼蚌的窖穴和各种废弃物坑等。”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王志高参与了当年的薛城遗址考古。“当时挖了3个月,整理了4个月,前后花费了7个月。由于这个遗址实在太重要了,当时没敢多挖。这个遗址是南京新石器最重要的遗址、最大的遗址。”

   王志高介绍说,“从发掘区的堆积情况看,主要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一距今约5500~6000年的氏族墓地,一百多座墓葬密集分布,并有复杂的叠压打破关系。下层是一处距今约6000~6300年的先民居址,发现有各类组成片分布的遗迹,如房址、灶坑、灰坑等。下层居址之下就是未见人类活动的生土了。因为上层墓葬叠压于下层居址之上,所以墓葬的形成时间应晚于居址。我们今天看到的大棚的遗存就是发掘区的下层居址。”专家们认为这种上下层墓葬和居址的模式,是一种新型文化类型,和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都不一样,上层墓葬时代大致和北阴阳营遗址的二期相当;下层居址的时代相当于太湖流域马家浜文化的中晚期,这种独特的形制填补了长江下游一带史前文化的空白。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