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国学热在社区精神长在家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珠江商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年终岁尾,处处都在组织多姿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很多活动吸引了大批的基层社区市民踊跃参与。这些旨在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升华普通市民精神气质的活动,的确对于当下的构建和谐社会主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据本报报道,在各种此起彼伏的文化娱乐活动中,顺德区大良街道开展的社区文化活动独树一帜:除了“例牌菜”歌舞晚会之外,他们还开展“读书沙龙”活动,以家庭为单位搞国学知识竞赛。该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追捧。 

  国学近年来在中国的走红,使得许多原本默默无闻安坐书斋的国学专家教授几乎一夜间就成为名人和富人。无论是在电视里,还是在讲坛上,抑或是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国学家一举手一投足都引来大众的关注,他们浅显易懂的快餐式国学读本,在书店里频频出现盗版。当然,在这样的浪潮背后,也有不同的声音,告诉追捧国学的大众要拥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理性,原因是国学传统中有很多与现代民主科学思潮大相径庭的东西。但不管怎样,普罗大众对国学那近乎渴求的姿态却不是伪装的,当然也不仅仅是赶时髦那么简单。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精神内核,但在遇到诸如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外来文化的渗透时,民族的固有精神内核却可能式微甚至变异,这样的情况在世界各地都曾经发生过。比如北美的印地安人,今天要找到其原生态的精神内核何其艰难。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幸福的本原来自生活的多姿多彩”。千百年来,当人类进化到如今的大工业时代,人们才痛苦地发现,如果让地球都是一种颜色、一个模式、一个声音是多么的荒唐无稽。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才有了联合国保护人类遗产的种种举措。世界的和谐,就是各种各样的文化相互交织,就是色彩斑斓的民族相互融合,在一个平等的前提和环境下,共荣并存,进步发展。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精神的形成、民族文化的积淀和民族性格的影响,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抛开国学,我们的文化还剩下什么?固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文化的假、丑、恶一面,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我们不能因为国学中存在的某些糟粕而将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这就好比人类都是由猿猴进化过来,但如果我们要因为以这样一个丑陋低级的始祖为耻,却要置铁的历史事实于不顾的话,则不但是数典忘祖,更是小人式的功利和势利了。因此,刻意割断自己文化的纽带,其实是主动放弃了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携手进步机会。当下,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和网络的高速发展,世界的确在很多方面正日益趋同,但是,如果这样的趋同是以牺牲自己民族文化为代价、以翻新甚至复制外来文化为荣光、以抽取民族精神内核为终极目标———则往小里说,我们就成了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墙上芦苇和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山间竹笋;往大里说,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个失去了精神文化家园的灵魂流浪民族,比街头马路的丧家之犬还悲惨。 

  国学热,其实还折射出大众那久已荒芜的精神之路渴求甘霖,这个甘霖被证明既非不中不西的网络流行语,也非招聘会和交易会上红极一时的“海归腔”,更不是外语和挤破门槛的好莱坞大片,而是千百年来意韵悠悠的诸子百家、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我们的根在中国,我们的精神家园在神州,国学,是我们的文化之母,是我们的精神珍馐,当我们与外来的经济文化发生碰撞以至承受灵魂流离压力的时候,我们猛然发现,原来家里还有那么醇香的陈年老酒,尽管我们也许会不胜酒力甚至不谙酒道,但一样会被它的磅礴气势和历史之美所折服。 

  让我们都来亲近国学吧,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 
    作者:余味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