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世界读书日”:阅读过于“功利化”的隐忧(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华夏经纬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网4月23日电  4月23日是又一个“世界读书日”。近年来,每到这一天,中国各地都会组织较大规模的读书活动,诸多媒体亦高度关注。然而一派热闹景象背后,“阅读过于功利化”等让专家忧心的现象却依然存在。 


  阅读窘境下的“读书日”:只是个“提醒”


  据报道,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每年人均购书量不到5册;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成人一本书也没读过。有鉴于此,近几年的两会上,不断有代表、委员提议设立国家阅读日或读书节;2006年,中宣部等11部委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新闻出版总署也推出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开展校园阅读工程等活动。几年下来,国民阅读率开始回升,过往的尴尬局面有了不小的改观。


  尽管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国民阅读率有了一定改观,但整体情况仍不容乐观。调查显示,2009年,全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只有5.6%的国民知道身边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有74.4%的国民表示身边没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另有20.0%的国民表示不知道身边是否举办过阅读活动。65.5%的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


  全国政协委员赵丽宏曾经表示,中国人今天的阅读状态,令人堪忧,我们的国民年平均读书的数量,只有欧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阅读在很多人心目中不是一件要紧的事,在一些人看来,读书和游戏享乐、赚钱升官没有关系,何必浪费时间?


  为何在民众有读书诉求,政府推动的情况下,国民阅读整体情况仍不是十分乐观?


    《中国文化报》报道指出,有人说,“读书日”年年办,阅读问题年年提,中国如今的人均阅读量相比很多国家仍然不甚乐观,那些宣传活动及概念的引进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读书日”的到来就像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节日,热闹一阵就偃旗息鼓。对此,中国社科院一位文学研究专家表示:“知不知道某个具体的读书日其实并不重要。读书日只是一个提醒。”实际上,“世界读书日”等有关阅读的宣传、推广活动在推动民众读书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要让其迅速而彻底地改变社会的阅读现状也不太现实。事实上,“世界读书日”本身就是在面临“阅读窘境”时应运而生的一种措施,只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们的读书观念与习惯进行不断地引导、影响和推进。


  另有评论指出,读书固然需要政府宏观的引导和督促,但读书毕竟主要是个人化的行为,最终得靠每个人自觉自愿地爱读书、多读书,而不可能靠政府一手“包办”。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