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穿汉服学国学”宽容一些又何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庄园小学国学教师麻昌友提倡穿汉服学国学,这还是个新鲜事。日前又拜读了6月3日《燕赵都市报》刊登的储瑞耕先生的《传统国学教育不能过分讲究“形式”》,有些感触,在这里与储先生聊一聊。

《国学》是个宽泛的概念,不好精确定义。常说的“学国学”指的是阅读我国古代思想家的经典读物,这些国学经典和世界上许多经典读物一样,大致有启迪智慧、增加文化认同、塑造人格品质等价值。

储先生提到了国学教育的“庸俗化”,并借刘凯老师之口说出要“将国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起来,否则学国学将毫无用处。”这话听起来有道理,细想之下却又似是而非。大凡世界上流传下来的伦理体系是具有超时空特征的,诸如友爱、奉献、勤勉、节俭这些品质无论古今皆适用,用现在的眼光将这些文化与传统人为划分为精华糟粕进行扬弃,本身是一种功利心的产物。将民族信仰、文化传统进行以“现代化”为名的功利化,才是一个“庸俗化”的过程。

近年来一些地方搞公祭,大手笔、大领导、大场面,但是所穿服饰、所用礼仪皆无历史来源可考,一帮人上去闹哄哄,拍摄“神话穿越剧”。这方面倒是韩国日本做事规矩,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端午祭,我们看到的是祭礼、深衣、儒巾、傩戏、投壶这些中国原产的文化形式。我个人认为这些文化形式与内涵,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态度,对原汁原味民族文化形式的保留,比起在中国组织多少次包粽子大赛、投资多少万元搞“屈原”文化旅游点要有意义得多。

储先生认为穿汉服学国学“过分”,但在笔者看来,那是因为我们的民族文化被破坏得太严重,以至于我们自己都感到生疏了,只觉得汉服、礼仪奇怪,而不去理会汉服、礼仪等本就属于共同的民族文化范畴。

如果我们能包容一些,“穿汉服学国学”不难理解了——— 这同样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我接触过几个喜欢汉服的朋友,给我的印象是他们在接触汉服后,对经典读物更感兴趣了,开始自发学习经典读物,并对诗词、茶道、书画、古琴等文化内容产生了兴趣,不能不说这是一件好事,也印证了国学是一个系统,而非经典读物的单独存在。

民族文化的重建需要一个过程。也是一个不同观念相互接触、碰撞、包容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出现了麻昌友老师这样将民族经典、服饰、礼仪相结合的教育探索者,也出现了储先生这样提出认为可重内容轻形式的质疑意见的人,都是社会发展的表现,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有益思考,都是值得赞赏的。

作者:羿述

本评论仅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