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文学创作已成危险职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作家和教师一样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有谁知道作家在玩命写作的同时,也在“自虐”,甚至是“自我摧残”。近日,一项中国作家健康现状调查显示,作家健康现状不容乐观。贾平凹小病不断,心脏不好、肠胃不行;二月河在写作时中风,头发掉光;阎连科重度腰椎间盘突出;严歌苓长期失眠……作家生病已经成为 

常有的事情,只不过他们没有像娱乐明星一样被重点关注而已。既然大多数作家身体不好,健康堪忧,为什么他们还要坚持写作?他们坚持写作的目的究竟是为什么?(6月23日《西安晚报》) 

这是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我们无法否认,有为钱或生活而写作的作家,一停止写作可能生活成问题,也还有为文学的发展与进步而写作的作家,纯文学的式微为他们所不甘,即使写作摧残身体,也“乐此不疲”。为什么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作家还在不断“折腾自己”呢?阎连科的解释很有代表性,“创作过程不是出版本身带来的紧迫感和压力,而是自己与自己的战斗,因为每一个作家都希望这一部小说和上一部小说不一样,和别人的不一样,这种压力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给的。”这种精神可嘉,也令人尊敬,但效果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呢? 

在我看来,这种为创作而创作只能是事倍功半,而且还是两输的结局。一是有损作家的身心 

健康,正如阎连科所言,玩命写作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不但有身体上的损耗,还有作家对生命、历史痛苦的思考而又无法逃避所带来的心神的损耗。二是难以创作出好作品,因为“憋”出来的作品编造的痕迹明显,好作品中的“闪光点”往往可遇而不可求,是无法编出来的。作家“憋”出来的作品也是文学作品,但可以肯定的是,“憋”出来的作品很难成为精品。目前,纯文学市场不景气,不是因为文学作品少,而是精品文学少或没有,真正的优秀文学作品还是走俏的。 

文学创作不是危险职业,第一、读者是人道的,不希望看到作家“自虐”出来的作品;第二,文学作品既是作家情感的“宣泄物”,也是读者不能少的精神食粮。为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作家和文学创作。作家还是“非专业”的好。中外文学史证明,创作出杰作的真正大作家几乎都不是以写作为职业的专业作家。在全民写作的今天,只有那些有独特经历和对社会现实有独特感受并充满人文关怀的写手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才可能成为优秀的并受到读者青睐的文学精品。可以说,那些专业作家囿于自己的经历和专业作家的感受,很难甚至是不可能创作出文学精品的。因此,文学创作不需要“自虐”,作家不必作无谓的牺牲。我们呼唤文学精品,但文学精品的出现除了作家的努力外,更需要出现文学精品的社会环境和机缘。(河北省赤城县 张魁兴)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