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湖北45万册古籍文献 穿越时空的文化宝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荆楚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把包取下来。我们有规定,一律不许带包进去。”在省图书馆特藏部库房门口,主任童世华提醒记者。

  他要带我们去看省图的“镇馆之宝”——纪昀(晓岚)批注的《史通训故补》和明刻本《黄鹤楼集》这两本古籍。童世华说,两本古籍均为海内外孤本,属“国宝级”珍品,一般不对外开放。有的馆内工作人员工作了一辈子,也没能见到“镇馆之宝”。

  上到3楼,童世华戴上专门的手套,小心翼翼地从樟木箱中取出这两本古籍。

  镇馆之宝

  纪晓岚批注的手迹

  据介绍,清乾隆年间大学士纪晓岚批注的《史通训故补》,几经辗转,成为省图书馆镇馆之宝。专家认为,该善本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文物价值。

  该书1951年由民间收藏家捐赠,经上海图书馆已故古籍专家顾廷龙鉴定,确认此书为海内孤本,其批注为清代大学士纪昀手迹。

  此书共十二册、二十卷。据介绍,纪昀所注甚为详尽,既有对史实的修订,又直述自身感触,并对该书作出了客观评价。

  纪昀批注均以小毫朱笔,其书法为行楷,颇见功力。卷端显眼处加盖有“瀛海纪氏阅微草堂藏书”之印,表明该书曾为纪氏所收藏。

  明刻本《黄鹤楼集》

  省图书馆收藏的《黄鹤楼集》,为明万历年间版本,具有很强的文献价值和收藏价值。打开书页,泛黄的纸页上书“武昌府刻”。《黄鹤楼集》收集了从南北朝到明神宗期间,有关黄鹤楼的诗赋四百余篇,跨度1000余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省图进行了一次古籍整理。时任馆长徐孝密,从一个不起眼的书架上,拿起一本沾满灰尘的书,《黄鹤楼集》这才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之后经多方考察得知,《黄鹤楼集》为海内孤本。

  之后,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到访省图,得知这本书的历史和内涵,该馆长捧着书的手不禁有点颤抖了。

  四方搜集

  光绪三十年(1904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力倡新学,湖北省图书馆便在革新的大潮中应运而生,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

  建国后第3任馆长孙式礼现已83岁高龄。据他介绍,建馆之初,省图书馆的古籍文献很少,当时馆内人员四处探访索求,到1908年,古籍文献达到了万余册。之后,接受民间捐赠,该馆古籍文献逐渐赠多,到目前,已有45万册古籍。

  名流捐书,铸就省图特色

  省图收藏的古籍文献中,5000余册的地方志是一大特色。据悉,省图收藏的地方志在全国同级图书馆中居于前列。每年,都会有来自外省的人员到此查询地方志资料。说到为省图地方志藏书奠定基础的,还要属蒲圻张国淦(1876-1959)的藏书。

  张国淦曾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员,是著名的古方志学家。1952年,当时的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出资3.6亿元(旧币),购得张氏无倦斋所藏中国地方志1698部18696册,这些书之后都转归省图,由此奠定了省图地方志收藏的基础。

  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省图建馆以来,就一直在古籍收藏上努力。其藏书主要来自购买和征集,也包括接受捐赠。在解放后的一段时间内,馆内人员经常会揣着馒头,拿着布袋往旧书店里跑,从不起眼的破旧书屋里淘回古籍。经过一百多年、几代人的努力,馆藏古籍形成了注重实用、重点学科突出、地方文献较多的藏书特色。据孙老介绍,图书馆现保存的45万册古籍文献中,当中著名藏书家徐恕一家捐赠的就达10万册之巨。

  废品收购站的意外发现

  1957年,省图书馆又有一次大的收获,近万册珍贵的古籍被收归馆藏。这笔收获是从废品收购站得来的。

  据馆内老同志介绍,那是个阳光普照的上午,一名读者风尘仆仆地赶到省图,“孝感一个废品收购站有好多古书,书上有秦应逵家的书章,快去看看吧……”秦应逵是1894年的进士,藏书颇丰,后来家道衰落,藏书也失散在民间。时任省图采编部主任的孔宪凯一听,马上叫上几名工作人员拉上几辆板车,一道连夜赶往孝感。

  经过两天的跋涉,馆员们赶到了孝感县杨店区供销社,来不及喝口水,便一头扎进了“故纸堆”。经过7昼夜的清理,馆员们从中整理出近万册的秦氏藏书,并折价收回。获此至宝的馆员们,在当地雇车雇人,用10余辆板车将“宝贝”拖运回来。

  “看到10多辆满载古书的板车浩浩浩荡荡地拖进馆,馆内同志们激动不已,有人鼓掌,有人抹泪。”孙老说。

  而馆内收集的王家璧(1814-1883,清道光进士,曾先后充当曾国藩、左宗棠幕僚)的手稿和藏书,也和秦氏藏书有着同样的戏剧性。

  上世纪50年代,省图一名工作人员在鄂城出差时,经过王家璧的老宅。当时王家后人亡的亡,走的走,老宅只留下断壁残垣。在一处不起眼的矮小的土坯房中,几摞书胡乱地码放在那,被尘土覆盖,破烂不堪。工作人员上前翻阅时,才发现这是王氏藏书,其中不乏手抄孤本,于是一并带回了省图。“这可能是王氏藏书最好的归宿。”孙老说。

  手帕里的“宝贝”

  在省图收藏的古籍文献中,孙老很清晰地记得《章太炎先生复刘英烈士书》(手稿)的捐赠过程。

  “那一天,时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章难先找到我,神秘地说要捐给省图一样东西。”那“东西”被章难先用一块干净的帕子小心地包裹着,打开来,是一本装裱好的册子,上书“章太炎先生复刘英烈士书”,内容是我国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写给辛亥革命先驱刘英的信,是有关辛亥革命的珍贵文献。孙老如获至宝,将册子小心地捧在手中。临走时,章难先千叮咛万嘱咐,要好好保管。

  “孙馆长,我那‘宝贝’保管得如何?”两天后,章难先连招呼也不打便来到省图。孙馆长忙到古书库房,小心翼翼地捧出手稿。见状,章难先也没翻看,便离开了省图。事后,孙老才知道,章难先捐了大师手稿后,担心省图保管不好,晚上睡不着,所以来了个“突然袭击”,看到手稿被小心珍藏,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历经磨难

  省图的古籍就像一位久经沧桑的老人,他经历了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经磨难。一谈到这事,孙老眼底潮湿了。

  “历代书毁于战乱。”据介绍,武昌首义后,省图书馆被辟为军储所,馆内所珍藏的古籍毁损、遗失相当严重。直到民国建立,鄂军都督黎元洪派人对馆藏古籍进行整理,才使古籍得以保存、流传。

  “1938年,我馆藏的古籍突破了9万册,孤本3000余册,适逢省图的新特藏楼刚竣工,可谓双喜临门,但抗日战争武汉的沦陷,使得这些古书还没来得及进新居,就被拖上了躲避战乱之路。”当时武汉即将沦陷,为保护古籍,省图决定迁址恩施。一路上,古籍还是没能逃脱被偷窃的噩运。在千余里的水路和陆路上,部分古书被毁。据当时馆员统计,水渍、霉烂图书662册,遗失282册,其中也包括一些珍贵的孤本。

  1940年10月,馆员们在巴东找到一处可避免日伪和土匪袭扰的安全之所,于是连夜走水路将古书运往巴东。夜里忽起风雨,馆员们忙用身体护书,但还是有12册古籍失落在江中,望着漆黑的江面,馆员们无能为力,失声哭了出来,为苦难的民族也为这些苦难的古书。

  建国后,人民政府对省图书馆有过4次规模不等的扩建修缮,省图的藏书规模迅速扩大,保管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但在文革中,不少古书遭遇厄运。

  古为今用

  历尽劫难的古书沉默不语,但是在有心人眼里,这些故纸堆里蕴藏着巨大的宝藏。

  古书“开口”,为国家节约巨资

  上世纪70年代,武钢从联邦德国和日本引进轧机工程。日本专家在设计生产线时,在防震方面作了充足考虑。但是,武汉的地质情况和日本不同,日本是地震多发地区,如果能够证明武汉地区少有地震,就可以节约一大笔费用。中方设计者找到湖北省图书馆求助。

  省图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从古书中寻找关于武汉地质情况的记载。这些历史资料令人信服地证明,武汉地区自古以来就没有发生过强震。据此,专家重新设计了生产线。仅此一笔,就节约开支200多万元。

  已经退休的省图研究员刘泽泉在讲述这段往事时提醒记者:“这个200多万可不是今天的概念呀!”

  姚雪垠创作《李自成》,在此借书逾千本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是著名作家姚雪垠倾其毕生心血创作而成的,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相当高的地位。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姚雪垠创作《李自成》,湖北省图书馆功不可没。

  据介绍,1961年,戴着“摘帽右派”身份的姚雪垠开始写作《李自成》,省图书馆顶着压力,利用馆藏丰富的优势为他大开方便之门。

  1961年至1975年(除去姚雪垠下放到湖北蒲圻县“五七干校”劳动的6年),他经常来省图借阅资料。在这8年间,每年借阅以120种计,共计借阅960种,借阅资料以古籍线装书为主,其中以地方志和别集居多。后来,他去了北京,仍然每年都会向省图调借资料。

  1984年是省图建馆八十周年。为表示感谢,姚雪垠特题诗二首,其中的四句怀念了他在省图借书的日子:

  武昌城内蛇山麓,佳木葱茏明我眸。

  秋月常窥写字案,春阳也照借书楼。

  古书中寻找家族渊源

  近些年,重修族谱的风气浓厚起来,不少人在古书中寻找自己的家族渊源。

  1993年6月30日,福建日报《每周文摘》报道:台湾电视台《八千里路云和月》节目摄制组跨海到泉州寻拍辜振甫宗亲祖籍地的电视节目。辜振甫先生生前担任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长期致力于两岸关系的发展。

  消息传出,武汉的辜氏后裔萌发了寻根问祖的心愿。经与分散在海内外的辜氏后裔多次协商,他们决定编撰一本《中华辜氏源流总汇》。

  湖北省图书馆的古书成为他们编撰《总汇》的重要资料来源。在省图特藏部的帮助下,武汉的辜氏后人从古书中发现了大量关于先祖事迹的记载。2002年,该书顺利出版,成为海内外辜氏家族的一大盛事。

  任重道远

  据介绍,古籍的修复程序可谓复杂。童世华介绍说,古籍修复讲求的是“整旧如旧”,其衬纸、成色都有讲究,尽量保留其本来面目。

  以最常见的破损、虫蛀洞的修复为例,首先要调浆,将浆糊和水按一定的比例调匀;将破损书面从整书中拆下,压平;再用准备好的修复纸张,以小豪毛笔沾浆粘贴;粘贴后还需用器具打磨,压整,上线等,所有的工具都是专业的。记者看到,一些修复的古籍,完全看不出粘贴的痕迹,手法高明可窥一斑。

  “45万册的古籍要修复,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书籍的风化和破损都在继续。”童世华说,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为古籍提供一处安全的存放地。

  在省图的古籍修复室中,馆内唯一的修复工作人员黎芳在书堆中忙碌着。童主任说,这些书要扎实地修补一遍,够一个修复人员忙一辈子的。童主任说,以前馆内有4名修复人员,但由于各种原因都离开了。由于古籍修复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所以现在馆内相当一部分古籍处于年久失修的处境。

  省图书馆馆长万群华说起过一件尴尬事。不久前,深圳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访,看到库房中的古籍很是羡慕,他开玩笑地说:“把古籍搬到我们那去吧,我们有宽敞的楼还有恒温恒湿设备。”万馆长唯有苦笑应对。

  万馆长说,古籍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如果改变不了古籍的尴尬处境,而让其在岁月中流逝掉,将是可悲的。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