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中国文明的圣徒(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学术论坛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是在后世形成的,然而他在当时已经超越于帝王之上,他是教育者,而被教育的人除了平民,也包括帝王,哲学作为文明的灵魂在孔子那里已经显现,英雄们的野蛮行为虽然还要继续在历史中发生,但在孔子为中国文明制订的价值观中,那是要被否定的对象。然而当时文字的传播还远没有达到当今互联网的便捷程度,孔子的哲学需要传播者,在孔子一生七十二个着名门徒中,颜回是他最忠实的一个。 


    孔子的哲学表现出令人震惊的理智,他很少讨论超出经验之外的事物,然而这并非说孔子缺乏诗人的热情,实际上在对颜回的情感中我们体会到这位思想家的内心的波澜,孔子很少赞美别人,甚至他对自己少年时代伙伴的斥责让我们觉得有些过分,然而他对颜回却赞赏有加,他说,多么贤能的人啊,每天只吃很少的粗糙食物,喝一些清水,居住在狭窄破败的巷子里,别人都为他感到忧愁,可是颜回自己却感到快乐;当颜回不幸早死,孔子更是悲伤至极地说——天丧予,孔子把颜回的死看作上天要灭亡自己,可见颜回在孔子心中的地位。然而中国许多人的苦难不是比颜回更多吗?一个人居住在狭窄的空间里,毕竟还有室内空间可居,不是比犯人要自由吗!颜回吃粗糙的食物毕竟还有食物可吃,不是比饥荒中饿死的人强多了吗?孔子何以会如此感动呢?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发奋忘食、乐以忘忧的目的不是为了耕种或贩卖货物,我们说耕种或贩卖货物在人类文明的起源上也有其伟大的意义——因此贩夫走卒并不值得鄙视,然而将人类和动物区别开来的不单是耕种或贩卖,因为这些活动因其物质的目的还没有与动物的食欲指使的行为拉开太大的距离,不滞于物而超越对自我衣食的关心——上升到纯粹的精神——颜回所发奋领悟的对象是儒家哲学,文化作为超越形体之上的存在——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发明——乃是人类区别于低级存在者如动植物的最高标志,孔子从颜回身上看到了人类历史中精神的觉醒,他对颜回的赞美是对这种精神觉醒的赞美。我们说颜回存在的意义表现在中国人的精神第一次显现出对肉体的超越,把贫穷不看作文明的障碍,而是看作对自我精神的冶炼,这是中国文明中的儒家哲学的阳刚之气所在。颜回对孔子发扬的儒家文化的忘我追求使中国文明获得了宗教的意义,哲学不是实用的东西,只有超越实用的目的,精神才可能达到崇高的境地,才能超越狭隘的动物唯物主义,进一步摆脱享乐主义而使人成为凝结纯粹精神的光芒四射的存在者。我们说颜回超越了对生存本身的物质需求而把自我看作是一个纯粹的精神者;然而除了假想的天使,谁也无法达到作为一个纯粹的精神者而存在——我们不可能不关注我们身体的饥饿或寒冷。但是把基本的物质需求压缩到最低限度,而以顽强的毅力去实现更高的精神目的,将自己的一生看作被天道赋予了超越物质享乐之外的高级的使命的“大任者”,颜回的这种精神就达到了理性宗教的境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