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叶永烈:每个时代的“为什么”都不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昨日下午,73岁的著名作家叶永烈现身西安图书大厦,为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签售。作为唯一一位参与过这6版《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叶永烈受到了西安读者的欢迎。 
  新版不再直接给答案
  《十万个为什么》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世纪60年代初编辑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50多年来,这套书先后出版了6个版本,累计发行量超过1亿册,成为新中国几代中青年科学家的启蒙读物。
  在崇尚科学、传播知识、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已成为中国原创少儿科普图书的第一品牌。让叶永烈感觉自豪的是,“我在20多岁就成为该书的作者,现在推出的版本更是全新的内容,有100多位院士加盟,也征求了很多小朋友的提问。”
  在他看来,第六版与以前最大的不同是,“这版不像以前那样就事论事,直接说出答案,更是以事实为依据。有些是属于科学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就把目前的研究成果告诉小读者。比如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以前的答案就是地球受到外星球的撞击,导致环境变化引起恐龙灭绝。而现在的书里则给出多种答案,目前科学界也没有最终的确定,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有更多想法,开拓他们的思路。”
  每个时代的“为什么”都不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个时代的孩子们提出的‘为什么’也不同,问题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升级。”这是从第一版写到第六版,叶永烈感受最深的一点。叶永烈告诉记者,在为每一版《十万个为什么》编纂前,工作人员都会花大量时间去孩子们中间搜集“为什么”的问题,“相比上世纪60年代孩子更好奇身边的一些事物,如馒头为什么蒸熟了会变大许多?雪花为什么只在冬天才有?现在的孩子整日与网络为伴,眼光与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已拓展不少——和父辈相比,问题提的更深层次,比如他们会好奇隐形飞机为什么会隐形?转基因食品为什么会引起大争议?虽然‘为什么’是一个金字招牌,但我们也需要为它不断增加新的内容。”
  让叶永烈感慨的是,受时代影响有不少“为什么”消失了,“我一直是负责《十万个为什么》中化学分册的撰写,记得写第一版时,有个问题是‘DDT农药的喷桶表面为什么会有白霜’,现在DDT用得少了,这个问题也就不再出现了。同样在写第三版时,有个问题是‘为什么用麻醉枪可以把大象打倒’。这些年更多强调的是动物保护,也就不会出现这个题材了。”
  父母应这样回答孩子
  而同样被不少人记忆的是,叶永烈在上世纪60年代所写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中,描绘的很多“未来畅想”,如今已经变成现实。这么多年回答孩子们提出的科学问题,叶永烈虽然笑言没有哪个问题难住了自己,但也坦言,用寥寥几语,为孩子们讲好科学背后的知识原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我也了解到,很多家长特别害怕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问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其实只要在回答时尽量做到语言生动活泼,从故事切入,再讲科学道理,多用孩子熟悉的事物打比方,就能深入浅出地给小朋友们讲好科学‘大道理’”。
  文/记者曾世湘 孙欢 实习生曹冀男 张云
  图/记者尚洪涛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