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选秀节目挖墙脚争收视 别成"回锅肉"集聚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最近听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词——回锅肉。原本是指一道美味菜肴,但在最近大行其道的音乐选秀节目中,“回锅肉”成为一些音乐类选秀节目中,频繁在各大选秀舞台上露面选手的代名词。这些选手往往是这边刚演完,那边又排队上场,久而久之,就连观众都眼熟了,时不时讽刺一句:哎呦,刚从锅里出来,又进去啦,真成回锅肉啦?
其实选秀节目选手在各大舞台中穿梭早已不是新闻。最近大热的《中国好声音》第一期登场的数位选手,例如徐海星、张玮等都被曝出曾经参与过其他节目,甚至拿过奖项。有些选手刻意编造悲惨经历来赢得评委同情的做法屡屡被网友揭穿,引发大家厌恶。
笔者并不反对一个选手登上多个舞台展示自己的才华。音乐类选秀节目本身就是一场秀,选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舞台也是情有可原。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在如今遍地开花的选秀节目背后,那些曾经参与过、昙花一现般出现的“明星”们,如今的境遇如何?
笔者调查发现,选秀节目对于选拔出来的选手少有良好安置渠道和环节。每年成千上万怀揣明星梦、音乐梦的年轻人中,只有寥寥数人能顺利进入演艺界或者歌唱界,其他超过九成的人,都进退两难。曾有一位选手,本来已经与一家大唱片公司签约,但最后糟糕的公司环境,迫使他在街头贩卖小商品维持生计。更有选手,以为自己选秀拿了奖,就事业有成,从此稀里糊涂,一个心眼钻进梦想中拼搏,谁知残酷的现实让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屡屡碰壁。进,则困难重重;退,则一无所有,何其尴尬。
在这种情况下,充当“回锅肉”就成不少人的选择。如今各大选秀节目相互挖墙脚,争夺收视率,这些“回锅肉”反而成了香饽饽。有些选秀节目不惜出钱,让这些“回锅肉”们,通过编造的经历、频繁参与节目选拔,赢得媒体和观众注意,达到提高收视率的目的。对这些“回锅肉”来说,一来获得一定的金钱和物质,二来增加了露脸机会,何乐而不为?
从短期来说,这是一个看似双赢的局面,但从长远来看,却是两败俱伤。演艺界和歌唱界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是音乐人、表演者自身的歌唱、表演实力和创作能力。如果这些“回锅肉”长时间停留在低层次选秀节目上,久而久之,自己的才华将得不到提升,甚至出现倒退,提前透支了自己的艺术生命。而选秀节目也会口碑渐坏,最终衰落。
其实,不少有远见的业内人士已经看到了“回锅肉”里存在的机遇。从今年初开始,曾经并不触及艺人经纪的视频网站开始布局此块业务,优酷网不久前正式签约了通过优酷牛人选拔出来的自习室女孩周子琰,涉足艺人业务。山东卫视音乐选秀节目《天籁之音》将不少落选的选手包装培训后,让选手转型为主持人,或者参与到各种演出当中去,帮助他们寻找到合适自己的事业之路。
这也给其他的选秀节目和卫视提了个醒,在所有人都在轰轰烈烈搞音乐选秀的同时,是否也关注一下每年数以万计的参赛选手,这些具有一定素质的人才,或将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 陈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