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红学大家京城议红楼:经典永远不过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网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 曾鼐)今年是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曾因出土曹雪芹墓石而引发热议的北京通州区张家湾,9日迎来近40位中国红学大家。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表示,文化是民族的骄傲和命脉,经典永远不会过时。
  “曹雪芹与张家湾”红学研讨会9日在京举行,将持续3天。位于通州区中心腹地的张家湾,距北京市中心20公里,自古是京津冀战略枢纽,素有“大运河第一码头”之称。1992年,曹雪芹墓葬刻石在张家湾出土,引发了舆论热议,围绕墓石展开的红学学术纷争,也让这座千年古镇吸引了诸多红学家的目光。
  “要在古镇延续红学文化基因”,北京市通州区张张家湾镇镇长阳波说。据文献记载和专家考证,张家湾镇拥有诸多与曹雪芹家相关的古迹遗址,曹家在张家湾有典地600亩、当铺一所,曹家大坟也在张家湾。
  阳波表示,未来将以曹雪芹、红学文化带动张家湾古镇建设,今年将塑起标志性的曹雪芹铜像,在曹雪芹墓碑石出土地建设追思性建筑——归梦亭,并在萧太后河两岸打造红学文化走廊。他说,红学文化走廊西接未来的环球影城,东至规划中的古镇,将选择红楼梦中代表人物和经典场景等进行布景;将恢复曹家当铺、染坊等古迹遗存,并按照《红楼梦》中的描述配合进行自然景观规划。
  谈起红学文化的传承,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表示,“伟大的文学经典永远不会过时”。他说,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命脉,是文化经典支撑着5000年的中华文化,《红楼梦》等文学经典不是死的遗产,是一个民族的骄傲和象征,有传世性和永久性。他认为,文学经典将丰富读者的人生体验,提高民族的人文素养。
  他希望,有更多人关注红楼梦研究,培养一批红学专家。
  当天,91岁高龄的中国著名红学家冯其庸,介绍了自己参与墓石出土的经历,认为曹家大墓确在通州区张家湾镇。
  本次红学学术研讨会期间,近40位专家学者将围绕“读’红’会心谈”、“曹雪芹与张家湾”两大主题,从不同角度阐述自身的红学研究成果,进一步揭示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与张家湾这座古镇之间的历史迷题。(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