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从黄金崇拜到内衣变迁—《黄金甲》别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张艺谋《满城尽带黄金甲》版的《雷雨》自上映以来,金碧辉煌的场面再次让观者们饱尝了一场老谋子式的视觉盛宴。而比满眼金色更让人头晕脑涨且又说三道四的还有电影里那些丰乳肥臀、上至王后下至小宫女的大唐的女人们。她们暴露的穿着,彻底打破了我们对古代中国传统女性的认识和审美。在黄金、内衣两大主题词的解构下,张导为我们演绎了又一场关于阴谋与欲望的爱恨情仇。而透过黄金和内衣,我们也窥视到了无常的命运。
与太阳崇拜有关的黄金崇拜最早始于闪族人
通常认为,黄金崇拜与太阳有关。远古人对太阳充满了狂热的崇拜,在他们看来,只有太阳才能给人带来光明。而和太阳一样散发着神秘光芒的黄金就是太阳的化身,拥有了黄金也就拥有了太阳,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财富。因此古代君王都要身披黄袍,用贵重的黄金来装饰自己的殿堂,希望像太阳一样普照大地,一统天下。大约到了铁器时代,随着黄金在交易过程中的使用,黄金的货币价值开始超过其图腾意义,但无论怎样,黄金仍然是权力和财富的化身。
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时代背景设在了政权更迭频繁的五代十国。那虽然是一个混乱不堪的年代,王宫贵族们推崇的仍然是纸醉金迷的生活。盛唐留给他们的记忆太深刻了,极盛之后的人们是很难接受平庸的生活的。无限放大的黄金崇拜可以说是填补这种由盛至衰、极度失落的最好表现。
尽管对黄金的推崇和迷恋是世界范围的,但黄金崇拜的历史并非源于中国,而是始于古代红海沿岸的闪米特人,这是个崇拜太阳的民族。随着闪族人的不断外迁,形成了古埃及人、古巴比伦人、迦南人、希伯莱人、腓尼基人等等,黄金崇拜的观念也随之进入古代两河流域、埃及半岛、希腊半岛等地区。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黄金饰品就是在古代两河流域今天的伊拉克发现的,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而古代的埃及人更是把黄金视为可以保护生命、延续生命的神圣器物。
距今4000年古埃及就有黄金储量的地图,上面准确地标出了尼罗河与红海间的金矿位置。在古埃及第四王朝(公元前2613年至前2494年)麦列鲁布法老的陵墓中,曾发现有一套金匠制作金器的雕画,这些雕画展示了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进行黄金加工的情景。而最为人所知的,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精美的金器则是目前保存在大英博物馆的埃及第十八王朝国王图坦卡蒙(约公元前1360年)的黄金面具、黄金座椅等黄金器物。
除此以外,考古工作者还先后发现了以黄金陪葬为主的古代中亚地区的“大夏宝藏”,巴尔干半岛保加利亚的色雷斯王陵宝藏和贝内村青铜时代黄金文化宝藏。而在古代希腊,更是存在着由色雷斯人创造的、黄金制造业高度发达的迈锡尼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讲,黄金崇拜和黄金文化可以看成是古代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古代“黄金甲”实为用金线和黄缎制成的礼仪盔甲
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黄金制品是甘肃玉门火烧沟夏墓(距今4000多年)出土的铸造粗糙的金耳环。多数学者认为,同古代西方显著的黄金文化和崇拜相比,古代的中国人似乎更迷恋玉石,尽管在青铜器时代(公元前3100年至公元前1200年)我国就已经比较普遍地利用黄金来加工精巧的制品了。
从目前的考古出土来看,除了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了较为大件的黄金面具和金权杖等器物以外,我国出土的大部分金器为小件饰品。如同闻名中外的马王堆“金缕玉衣”,完全是以玉片为衣,金只为线用。这同西方的金衣裹身是完全不同的。做工精美,工艺精湛可以说是我国黄金文化的主要特点。尤其在佛教器物的制作上,以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黄金法器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在电影里,大王周润发所穿戴的黄金甲据说连头盔总重量重达45公斤,拍戏时必须提早两至三个小时到场让七八个工作人员才能为他穿上这套盔甲。其实古代这种所谓的“黄金甲”东西方都有,主要是用于礼仪场合,王室贵族们为了炫耀身份在铠甲上镀金或用金线缝制而已。现存故宫的清代盔甲中,康熙和乾隆都各自有一件金色盔甲,是在大阅兵时方才穿戴的大阅甲,所使用的材料绝对不是真正的黄金,而是用金线在黄缎上绣出金版纹,代替甲上的金属;甲的部分则使用黄缎,黄缎上以金线绣有龙纹等图案并布满金帽钉。
如果说古代西方文化赋予了黄金更多的意义,黄金在我国则是以其稳定的货币价值占据人心。“拜金主义”可以说是对这种认识的一个升华。以前去香港旅游时大家都会被带去“金世尊”看那两个完全由黄金打造的金马桶。如果你有足够的银两,现在去香港你还可以入住由2.5吨纯金打造的香港首座皇宫“瑞士号黄金宫”,据说住一个晚上要20万港币。住在这里,黄金马桶是可以随便使用的。这种奢华,想必超越了古今中外对黄金的一切遐想,对黄金的崇拜达到了巅峰。
唐代妇女的“袒胸”变成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挤胸”
《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另外一个看点,同时也是被质疑最多的,便是电影里处处可见的“丰乳肥臀”。中国女性一直以含蓄美著称于世,多数人认为电影里如此这般暴露的穿着是为了票房。
其实只要看看保存下来的唐代仕女画,包括唐墓壁画和敦煌壁画中的唐代女子的形象,我们就会发现,唐代女子的衣着的确相当大胆暴露,或者说是性感。这在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中可得到印证。如果说电影里有什么不对劲的话,那就是张导把唐代妇女的“袒胸”拍成了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挤胸”。毋庸置疑,后者的视觉效果显然更具震撼。
有唐一代,中国古代女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朝代相比,无论是从思想和言行,还是从着衣着妆,她们都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产生在这个伟大的朝代。
在这种背景下,唐朝的女子采取了一系列挑战传统和男权的女权行动。她们穿男装,打马球,崇尚和追逐各种外来的风尚。在传统裙襦装基础上改造形成的袒露装,不但将脖颈彻底暴露,而且连胸部也处于半掩半露的状态。在唐代,这是自然的,美的,时尚的,高贵的。初唐欧阳询《南乡子》中就有“胸前如雪脸如花”的句子。还有其他文人“长留白雪占胸前”,“粉胸半掩疑晴雪”等诗句,都是对这种袒露的真实描写。从那些唐代的仕女画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女性日常穿着的低胸装和抹胸装都是非常飘逸宽松的,追求的是吴带当风的飘逸感,崇尚身体的自由发展,充满活力,这也符合唐代“以肥为美”的审美标准。
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亦可窥见当时中国男性的整体心态也是自信、平等、自由和开放的。鲁迅先生就曾说过,“只要看有人出来唉声叹气地不满女人的妆束,我们就知道当时统治阶级的情形,大概有些不妙了。”
不过有一点必须要指出的是,以上我们所说的唐代的风尚和时尚,包括这种以露为美的穿着,基本是贵妇人和上流社会女性的特权。至于电影里成排的小宫女们也袒露着白花花的酥胸,很是值得商榷。从目前的画史资料来看,唐代侍女的着装谈不上暴露,甚至可以说是较为中性,有时还多穿男装。比如唐代史料里多次提到过的上官婉儿就经常以男装示人。
古代的内衣变化不断唐代的“诃子”最为时尚
中国古人内衣的叫法很多,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叫法。作为承载中国内衣文化的主体——肚兜,古时候称为抹肚、抹胸。它的神秘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宫女们都要时时勒紧腰带保持细腰状,所以也就有了“楚王好细腰”的闹剧。那个年代的束身之物应该算是现代美体内衣的雏形。
从现有资料来看,为女性内衣命名始自汉朝。这时女性的内衣比较常用的有帕腹、抱腹和心衣。自魏晋南北朝以儒学独尊为内核的文化模式出现裂隙后,中国古代内衣文化开始了不为礼俗所拘的浪漫岁月。隋唐时期,凭借内衣的形制、赋色来袒露身体,更显唐代内衣服饰文化的开放气度及人文精神中散发出的艳丽光芒。以前的内衣肩部都缀有带子,而唐朝女性的“以胖为美”,所追求的并非肥胖,而是丰满,也就决定了美丽的女性不能像前朝人一样穿吊带的“心衣”,于是,唐代女人便发明了无带的内衣。唐代浪漫奔放的文化使得内衣的样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不系带的内衣,称为“诃子”。
据《唐宋遗史》及《绿窗新语》等书记述,这种内衣为杨贵妃所创。杨贵妃与安禄山私通,两人颇为狂悖,无意之间安禄山的指甲误伤了贵妃的胸乳,贵妃担心被皇帝发觉,于是制诃子以遮之,后宫嫔妃未悉深情,反以为未肯露乳,觉得新奇,遂群起效之,成为一时风俗。“诃子”的美在于藏而不露,隐而不坚。由此可见,唐代妇女戴的“诃子”,其作用不在护腹,而在掩胸。唐朝的“诃子”应当是现代女子所用胸罩的最初雏形,“诃子”作为内衣的功效也更接近今天的女性内衣—胸罩。
自宋代始,女子有了束胸的习惯。宋代“抹胸”穿着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个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称“抹肚”。明代女性内衣称“主腰”、“阑裙”,其外形与背心相似,腰侧有系带将所有襟带系紧后形成明显的收腰,起到调节腰部的效果,可见明代女子已深谙凸显身材之道。女子服饰的式样及品种到了清代愈来愈多,清代“抹胸”又称“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有意思的是,清代男子也穿抹胸,这时的抹胸称作“兜肚”,或作“肚兜”。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