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中国目前功利性读书竟成为永恒主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国学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网络盛行的年代,读书率成为文化诉求的紧箍咒。每逢世界读书日,人们首先会去关注读书率有多少,其次才会去看看到底是些什么书。然而,无论你是怎样看待读书这码子事的,你都不能不正视一个事实:从头到尾,尽是功利。 
  如果你就此得出结论说,“功利的书,不读也罢。”一定会有人说这种观点过于偏激。偏激当然是说你看问题不够全面,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确实是把功利和读书联系在一起的,非功利逐渐变成了书籍的附加值。
  读书的起步是教育。目前中国教育链条的各个环节都在与功利挂钩。更多的家长把教育看作是投资,在这种势头的影响下,家长对于学校的期盼莫过于考上一所名校,将来有份好工作。学校教育跟着家长走,接着是学生。当学生作为这一链条的实现者时,书籍担当的功用早已跨越了“知识阶梯”,除了是工具,还是烧钱机。
  跨出学校,走向社会。社会是个大百科,你什么都得学,而且很难门门及格。于是乎,一些人为了标榜自己有文化就干出各种令人喷饭的事来。一个现实的笑话是,啤酒厂老板的办公室书架最醒目的位置偏偏要摆的是《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这样的现实,其实是随处可见的。好在做这些小动作的人往往人多势众,互不揭底,皆大欢喜。
  小民们对于物质的需求也在推动功利阅读。走进各家书店,实用类书籍永远在唱主角戏。创业潮兴起时,《做老板须知》、《商场实战技巧》类层出不穷,房地产兴起,有关房产投资的书马上跟进;2006年股市一片大好,所以现在关于股票、基金为主的理财书籍就占据很多书店社科类书籍销售排行榜前列,人们最爱的经是“炒股经”……
    “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中国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尤袤在《遂初堂书目》序中所言,让我们看到了古人读书的功效利益观,而“书中自有黄金屋”则是这一追求的直白叙述。
  无论你如何看待,这些却是小民的理想,你有什么权力不教人家追求理想?
  置身其中,你甚至不用羞愧。对于世界读书日,据说有人将其解读为“中国立身世界爱读书民族之列”的标志。我不知道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什么,“世界爱读书民族”的标准又是如何界定的。
  日本人最爱读书看报,这是全球公认的。早在明治维新时期,重视国民启蒙的日本政府曾设立了一系列奖励国民读报看书的规定,其中有一条是降低报刊邮费,对向报社投稿的行为还实行免邮费,从而推动了日本新闻图书出版业的发展。
  当然,这些摆在中国都是行不通的。比如以邮寄书刊作为当前主要业务的中国邮政。如果有关部门真的采用此类的建议,估计下次我再取去中国邮政取包裹,那里的工作人员一定会对我“横眉冷对”,这也不能怪人家,谁让我阻了人家的财路呢。
  不管现在有关读书率的统计上有着如何可喜的数据,当你去察看人们阅读的范围时,这一数据就顿时打回原形。走过人生历程,募然回首,却发现我们对于书籍的悦读过早停留在童年的童话里,这一过程如此短暂。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