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评教师节改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窘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你很难发现教师在哪个文明国家待遇会差。美国教师工资比全国其他行业平均值约高出四成,在法国,人们把教师看成是人类智慧的天使。德国的教师更是受国人敬重的群体,他们是国家公务员,只要不犯法就终身不会失业,且经济待遇在欧洲亦属优等水平。而邻邦日本,则认为教师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牺牲,因此只要胸前佩有教师牌,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备受敬重,并享受良好待遇。 
  究其原因很简单。这个群体带领人们接过祖辈的文化火种,照耀通往未来的路。因为有他们,文化才得以世代传承,科技才能够与日俱新、后来有人。无论在什么时代,他们都理应得到世人敬重,享受更优的薪资待遇。令人费解的是,今时中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却颇为尴尬。他们的薪酬待遇在各行业的对比中处于劣势,也缺乏社会上应有的敬意。
  中国素有尊师重道的传统。钱穆先生曾认为,在古时中国社会上,最受尊重亲近的人,“乃师而非君”。历朝历代的政权对先师孔夫子多有加封,即使到了近代,国民政府亦尊奉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并于1939年作出决定,把孔子的诞辰——农历八月廿七定为教师节。
  孔子是中国公开创办私学的第一人。时值春秋礼崩乐坏之际,他本着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不拘泥于阶层,将本属于贵族才有资格学习的文化知识,传授给有心向学的弟子。此举实开文化之大源,可谓惠及万代,其功至今不可磨灭。
  因此国民政府在国难方殷时,将圣人之诞辰定为教师节,可谓大善,亦表明其时局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在什么时候,文化传承都是国人进取不已的根基。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历经拨乱反正,尤其是1985年,全国人大重新设立教师节,并考虑到便于在新学年开始不久时,新生入学即可意识到尊师重道的重要性,于是定在每年9月10日这一天。
  重设教师节,善则善矣,日期颇欠缺考虑,远不如日前国务院拟规定改到每年的9月28日为最佳。这不仅是对伟大教育家孔子的纪念,就其单纯意义而言,它暗含教师应以孔夫子为榜样,对学生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之意;且重新唤醒人们当尊师重道、尊重文化。
  只有大部分民众醒悟,对文化须抱有一种向往与敬畏,对教育事业须抱有一种彻底的尊重,此国此族才有希望长久不衰。而将教师节改到孔子诞辰这一天,表示对孔夫子的致礼,其精神比实际节日该怎么过更有意义。它本身就是一种尊重文化、有文化的姿态。
  现在此事引起纷纷议论,反对者不乏其人。甚至有学者认为孔子诞辰是否在公历9月28日这天还不一定,怕以后还要再改,不如仍依旧例,定为9月10日省事。此说法笔者认为并不可取。
  首先孔子诞辰为公历9月28日较为公允,为学术界普遍接受。况且世界上不乏国家及地区,包括马来西亚、美国加州、我国台湾和香港等,都因为此日乃孔子诞辰而定为教师节。退一万步讲,即便来日对孔子诞辰出现推倒性的力证,那再改有何不可?孔子诞辰日所包含的精神涵义,这才是改期的着眼点所在。
  当然,改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教师的窘迫处境,路途仍将遥远,但至少表露出当局的态度。甲子以来,何尝出现过此事?(罗杵增)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