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颠覆”传统文化热引发争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假设大胆 求证草率 以偏概全 娱乐学术
“孔子是丧家犬”、“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诸葛亮是中国最虚伪的男人”、“司马相如劫财又劫色”……近段时间,“颠覆”似乎成了文化圈最热门的词汇。日前,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周思源,在一场“周思源《新解水浒传》专场报告会”上表示,据他研究,《水浒传》的108位梁山好汉里,至少有43位不是好汉。结论一出,再度引发争议。
新解不断 好汉“变脸”
周思源在报告会上称,把梁山好汉看作劫富济贫、替天行道之英雄的传统看法是错误的,因为就连梁山泊内部都分配不均。梁山108将中,至少有43人不是好汉,只不过犯了事,被迫入伙,不能算是农民起义。梁山好汉劫富却不济贫,长期以来的“好汉”之说,是人们对《水浒传》的误读。
梁山非好汉,并非近来学术界唯一的惊人之语。在北大古代文学博士檀作文的新书《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中,“诗仙”李白被解读成了吃软饭、打群架、混黑道的“古惑仔”。而一本名为《中国最虚伪的男人:梅朝荣品诸葛亮》的书则称,刘备三顾茅庐是假、《出师表》暴露了诸葛亮的政治野心,最终得出结论:诸葛亮是“中国最虚伪的男人”。而诸如孔子是丧家之犬,司马相如是有预谋地劫财劫色等学术界“新解”,近期连番抛出,令人眼花缭乱。
一分材料 说十分话
“颠覆”论大行其道,争议声不绝于耳。有人担忧,下一位被泼脏水的圣贤会是谁?还有人戏言,今年是中国古人的厄运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杨扬认为,“颠覆”论的盛行,正是市场化进程下,娱乐精神侵入学术领域的表现。“学术”成了市场的一个卖点。在以轻松为特质的娱乐精神下,写书者“身心放松”,大胆妄言,纵然论题是古代的,人物是古代的,但基本精神却完全是现代化、娱乐化了。
杨扬表示,学术研究,讲究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而现时一些所谓的“颠覆”论,往往是一分材料,说出了十分的话。
娱乐精神 造新文化
然而,为何颠覆式的解读屡见不鲜?有人以为存在着现实的基础。诸多新论,可能伤害了正统学者的感情,但这种解读尝试对历史进行多角度的认识,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即便由于历史的局限,一时没能得出科学的结论,也不能就此以为古人遭遇了所谓“厄运”。更有人指出,古典文化的复兴,注定不是原汁原味地还原历史,而要体现对古人古籍的新认识。只有当代人有可能站在更客观的角度,对古典进行再认识,甚至产生颠覆性的新认识。这体现了时代的进步,需要以百家争鸣的胸襟予以接纳。
杨扬认为,市场化作用下产生的这类新世纪文化现象值得分析和研究。传媒和市场对于学术研究的影响不可忽视,当市场“大举来犯”时,所有的文化都无可避免地卷入其中。当娱乐以学术之名,在学术的框架空间中被释放到最大之时,实际上也塑造了一种新的流行文化。争论和批评、针砭有必要,严肃的分析、研究同样不可缺少。
短评
是谁做了“扬声器”?
至圣先师降格成为“丧家犬”,谪世诗仙一变而为“古惑仔”,千古一相被发掘出伪善,梁山好汉被定位为流氓,学术界的种种“颠覆”和“新解”,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究竟是谁抛出了这块石头?又究竟是谁在这场“过度解释”的狂欢中做了“扬声器”? 在当今“消费经典”的年代,制造噱头似乎正成为解读经典的一大标准;而古代名人则成了这种消费文化中的一座“富矿”。学人、书商、媒体、读者,一拥而上,岂非正看中了古人无还手之力、反击之功?!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