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我们不能一味向后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青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总是有人不断地提醒我们不要“数典忘祖”,然而他们却不告诉我们他所提醒的“典”和“祖”到底是不是我们真正的传统和根本,到底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是增添我们生活的营养,还是仅仅给我们浮躁的生活表面加一点盐,撒一点胡椒面?
不久前,有十位在校攻读博士学位的博士生不甘寂寞(后来还爆出其中一位根本尚未同意就被签了名),联名号召大家不要过圣诞节,为的是“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建立自己的文化主体性”;这两天,媒体又报道说有几位在大学挂名的媒体人主张恢复“黄帝纪年”,以“唤醒国人,恢复和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仿佛别人都睡了,只有他们几个醒着。

  类似的热闹总是抽筋似的一阵又一阵,从“国学热”,到“读经运动”,到“牛郎织女传说申遗”,此方唱罢我登场,各占风头三五天。但恕我直言,除了倡议者们在个人的名利上通过类似举动吸引了一点眼球之外,我看不出其对我们的文化和社会有何真正的建树,倒是平白无故地浪费了不少媒体资源。

  当一个人逐渐老去的时候,总是频频地回顾往事;而当一个人处在儿童、少年、青年的时候,总是以极大的兴趣与好奇睁眼看着广阔的世界,抬头展望遥远的未来。因此,向前看还是向后看,可以基本判断一个人心态和智慧的衰老程度。

  同样的,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如果其中的人们不是以极大的热情将自己融入到广阔的世界,以极大的热情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而是耽于回忆,沉湎于复古之风且乐此不疲甚至引为时尚,则只能证明这个民族的心智已然衰老,他们的未来是没有希望的。

  我们不是数典忘祖,因为祖先的血液、祖先的精神早已一代代传承于我们的文化基因中,不需要仅仅通过浮华的表面上的仪式来证明。而在另一些方面,我们并不需要回到洞穴而居、凿井而饮的过去,那些固然也是我们的“传统”,但并不代表人类前进的方向,也与祖先们不断追求美好自由生活的久远梦想无关。

  我们甚至可以从另一方面来说,极度的自尊实质上就是极度自卑的表现。那些一心复古,寄望于从某种传统的“仪式”上去建立自己“文化主体性”的人们,恰恰是对自身文化极度不自信的表现,与鲁迅先生批判的“我的祖先比你阔”的阿Q精神并无二致。

  龙应台说得好,文化是要让人更好地活,而不是相反。是啊,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和资格让活人成为死的“文化”的祭品,相反,活生生的文化,一定是让人活得更自由、更开阔、更有权利和尊严。
    作者:童大焕





 
关键词: 向后 大众评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