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瘦西湖工地现三座汉墓 其中一座系金丝楠木大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扬州晚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精美连弧纹铭文镜
    杏核
    泥土中“过滤”出的铜钱、陶壶   
    西汉金丝楠木大墓惨遭劫难 
    被挖土机手“抓”坏了  
    墓主人可能为地主或中级官吏  
    发现精美连弧纹铭文镜等随葬品  
    去年,本报曾报道,我市考古人员在沈家山一带,抢救性考古发掘各个时期古墓葬,至今已先后发掘了上百座古墓葬。最近,随着瘦西湖新苑3期施工的进行,我市考古人员又对这一工地进行现场跟踪,以防地下文物遭受破坏。可是,昨天中午,让人痛惜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三座西汉古墓被挖土机“抓”坏了,其中有一座保存比较好的西汉金丝楠木大墓,也未能幸免,棺椁全部散架。不过,不幸中的万幸,考古人员还是从泥土中清理出一面精美连弧纹铭文镜等陪葬品。  
    20岁挖土机手“抓”坏3座汉墓  
    昨天下午3点半,记者接到考古部门电话,称瘦西湖新苑3期工地发现三座西汉古墓,但让人痛惜的是,已被挖土机手损坏。记者随即赶至现场。  
    其实,去年,考古人员就曾在一带里抢救性考古发掘各个时期古墓葬,先后发掘了上百座古墓葬,验证了“禅智风光好墓田”的说法。最近,随着瘦西湖新苑3期施工的进行,这段时间,我市考古人员又对这一工地进行现场跟踪,也要求施工人员配合,以防地下文物遭受破坏。  
    据考古人员介绍,昨天中午11点半,他们回去吃饭前,也一再叮嘱,休息时间不允许动土,现场施工人员也答应了,不过,惨剧还是发生了。  
    昨天下午2点,当考古人员赶到现场时,被眼前的一片狼藉震惊了,挖土机手竟然在中午时间,“抓”了三个坑,而这三个坑恰好就是三座西汉古墓葬所在地。其中,南边两座古墓葬,可能之前已被盗,并未发现什么“宝贝”。而当时,挖土机手正在附近一小水塘清洗从北边大墓中发现的大小四只双系陶壶,值得一提的是,从其中一只陶壶中,还发现了近10颗杏核,据考古人员介绍,古代有这样的墓葬,仿造当时的生活场景,在陶壶等随葬品中盛放杏子、荔枝等水果,以及粮食等五谷杂粮,以供墓主人“享用”。  
    施工方负责人郭先生告诉记者,中午1点多,他们四人一起吃过饭,本来在喝茶休息,来自安徽的20多岁的挖土机手则称,要去现场将杂土清理一下,谁知,他竟然“抓”坏了三座古墓葬,“如果他文保意识强一些,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了”。  
    考古人员随即向当地派出所报案,而当记者赶至现场时,挖土机手已被带至派出所审讯,警方也在现场调查情况。  
    金丝楠木棺椁遭破坏  
    昨天,最令考古人员痛惜的是,北侧一个中大型墓葬被破坏,棺椁全部散架,堆积在一旁。考古人员只能在这一堆残骸中进行抢救发掘。  
    现场发现的随葬品,特别是大泉五十铜钱的出现,给古墓葬断定年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考古人员推测,这是一座西汉晚期的墓葬,墓坑长约4米,宽约3米,深约2米,保存比较好,值得一提的是,棺椁的材质都是金丝楠木,而椁的厚度超过20厘米,据悉,扬州这些年来考古发掘的唐代和汉代的墓葬比较多,但是,像这样规模的汉墓,在扬州并不多见。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棺椁板有明显“抓”伤的痕迹。  
    那么,墓主人到底什么身份呢?会不会有墓志介绍墓主人的生平呢?据悉,对墓志在中国出现的时间,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中国史学及考古界关于墓志出现的时间有四种看法:西汉说、东汉说、魏晋说、南朝说,以上诸说中,以“西汉说”最有说服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超认为:西汉时期出现的“告地状”为墓志的滥觞;原南博考古队队长、现南京师范大学考古系副教授王根富也认为,汉代便有墓志了。他们的依据是,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里的无数次考古发掘中,都发现了西汉时的“墓志”,即“告地状”。  
    而据扬州考古人员介绍,西汉时期,石刻的墓志很罕见,只有类似墓志的木片、漆片。但是根据这个墓葬的规模,以及清理出的随葬品,考古人员推测,墓主人可能为地主或中级官吏。会不会是夫妇合葬墓?考古人员表示,由于墓葬破坏太严重,暂时还不能确定。  
    出土精美连弧纹铭文镜  
    虽然这座金丝楠木大墓已被“抓”得散了架,但是,根据墓葬的规模,考古人员认为,陪葬品应该不止大小四只陶壶和一些大泉五十铜钱,目前出现的随葬品应该只是这样规模墓葬的冰山一角,还有一些“宝贝”会“藏”在椁棺板和泥土中。于是,考古人员开始仔细清理,用手“过滤”每一寸泥土。  
    果然,先是从中发现了不少铜钱,因为生锈,表面已经呈现红色;此外还有陶壶。不过,由于遭受了挖土机重重的一“抓”,不仅椁棺板有“抓”伤的“痕迹”,很多墓葬品也被“抓”坏,让考古人员很痛心,例如,考古人员清理出陶瓿、漆笥和陶灶的残件,漆笥残件比较大,但上面的漆皮很多地方已经脱落。  
    考古人员将这些随葬品全部清理出来,并带回考古队,希望能修复成完整的器物,对研究汉代葬制提供有力的实物资料。此外,让现场考古人员感到不解的是,还出现了一片施釉的红色陶片,这到底是什么,暂时还是一个谜。  
    汉代有厚葬的风俗,除了各种陶器、铜钱外,一般都有佩剑、铜镜等,而这些年来,我市考古人员曾挖掘出各种精美的铜镜,而昨天傍晚5点15分,考古人员惊喜地发现了一面直径约18厘米的铜镜,这么大的铜镜,在汉墓的随葬品中还是比较少见的。  
    考古人员赶紧清洗了表面的泥土,铜镜上的连珠纹、连弧纹等精美的纹饰呈现在了大家眼前,一圈由文字和纹饰组成的图案,也让人称奇。上面有“日”“光”等字迹,至于它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考古人员表示,需要仔细研究。而铜镜中间的镜钮和洞孔,考古人员解释,这是穿绶带用的。由于埋藏在地下两千多年,已有氧化的迹象,铜镜已不能很清晰地照人。  
    今天,考古人员将继续对现场进行清理,西汉金丝楠木大墓到底还“藏”有哪些“宝贝”,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