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评论:文化名人街的尴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老上海的风情,在历史黑白影像中,总是一道风韵犹存的布景。拿来讲故事,总能感动一些人。十多年前,新天地的开发思路就是如此,今天它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是成功了,于是全国各地都着手模仿,将老街坊按所谓的“民国风情”装扮一番,成了旅游景区。若按照主事者的天真想象,黄包车夫、报童、小摊贩、卖花姑娘、白相人、舞女、革命党人等各色人等,最好都在此游荡。 
  按照这个思路,上海还有不少旧街区也直奔“新天地”而去,比如多伦路。
  多伦路的定位于“文化名人街”,原因是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茅盾、叶圣陶、朱光潜、丁玲等一批文化名人都在这一带生活过,并挥写皇皇巨作。商务印书馆也在附近,是上海成为文化重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多伦路与景云里打通,似乎也是为了打通文脉。左联纪念馆也修缮一番,路边还立了大师们的青铜塑像,让游人与大师们零距离接触。
  但是,美好的意图未必有美好的结果。多伦路的教育功能被放大的同时,其他方面的功能可能会受到遏止。比如这里有十几幢风格各异的花园洋房,原本可以体现海派建筑特色与城市原生态,现在则成了拍摄婚纱照的外景地。商业方面定位在文博和民俗,现在只剩下寥寥数家民间博物馆还在守望家园,民俗方面就不可避免地演绎为旅游纪念品销售了。卖纪念品当然也不差,问题是跳不出同质化、简单化、劣质化的窠臼。而且为了吸引人气,假古董的贩卖也日益红火起来。更让群众不满意的是,每年要举办奇石展和书展,商贩乱设摊不算,路边的丁玲与叶圣陶们似乎成了相帮看摊的小工。老干部们很有意见,希望还大师们一片清静。
  但是,大师的塑像一旦放在那里,庶几成为庙堂祀享,若要挪移就可能引起种种猜想。但是文化名人街的符号深深烙上后,不等于要将商业赶尽杀绝。只要规划经营得法,商业设施和物品流通是可以提升人气与品位的,也可以从物质层面接近历史场景,与精神追索互补。比如彼时文化人集聚而高谈阔论的公咖咖啡馆没有起到这种作用,很可惜。有几家以文化主题为招徕的茶馆因为生意清淡而不得不转向古董生意,政府也可以照顾一下,以维持其经营特色。假设一下,鲁迅先生活在当下,他肯定要对这批正儿八经的铜像给予辛辣讽刺,他倒希望散步疲累了时找个座儿喝杯咖啡,或者带着宝贝儿子尝尝臭豆腐干。
  政府制定规则,做好规划和服务,余下的交给公司去运作吧,这是许多成功案例的经验。打个不妥当的比方: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当然,商业并不一定是恺撒。但如果你指定要强化教育功能,那么就应该付出成本。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结果必定是马儿饿死在半道上。
  ◎沈嘉禄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