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阅读海明威是一种理想追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海明威对世界文学的贡献,最大的是语言,可以说,他改变了欧美文学的传统语言习惯和叙述节奏。像电报般简洁,这是世界文学界对海明威作品的公认。
  其实,海明威的作品还有很多艺术特色,比如海明威对小说时间的掌握。一部40万字的《丧钟为谁而鸣》,整个故事就三天。《老人与海》,讲的故事也是三天。看来,海明威不愧为大师,有非凡的文学掌控能力。
  再比如,海明威小说的心理描写杰出,尤其是心理独白,把故事的空间扩大。再就是他的对话艺术,尤其是在他的长篇小说中,具有戏剧般的对话,是难能可贵的。对话,是用最简洁的语言,进行叙事,用对话来代替描写,来代替叙事,难度很大。
  海明的艺术世界,也是他的心灵世界。在《老人与海》中,那个叫圣地亚哥的老人,打上了一条比船还长的马林鱼,结果是得而复失,被鲨鱼吃得只剩下骨架和头了。在与鲨鱼的搏斗中,他受了伤,三天三夜的搏斗,让他耗尽了精力。但他仍然不后悔,仍然感到了一种胜利,“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给打败”!
  这是男人的气概,也是英雄的气概。为什么这部中篇小说让海明威获得了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部小说中,有一种精神,一种悲壮的英雄主义精神,这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最缺失的东西。《老人与海》就是一个寓言,寄予了作家对人类的精神祝愿。
  《丧钟为谁而鸣》同样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小说的情节发生在三天的时间之内,一个名叫乔丹的美国西班牙语讲师,深入敌后,去联系游击队,并在战争打响时,奉命炸毁一座铁路桥,阻止敌人的增援。一个外国人只身深入敌营,在受到百般挫折后,仍然坚持信心,他明知这个决策是错的,敌情已变化,但是上级没有改变作战方案前,得继续战斗,最后受伤,但守卫了作为战士的尊严。这种精神体现了海明威的思想境界。
  《永别了,武器》同样是悲壮的,在海明威笔下,思想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实际上是用反讽的方式,追求诚实、道义、勇敢、刚毅和人格的完整。这部书的女主人公,一个叫凯瑟林的英国护士,和美国青年享利的相爱,被写得回肠荡气,悲壮不已,既展示了她对爱情的执着、真诚,也展现了她对自由生活的热望。可以说,这同样是一曲英雄主义的颂歌,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阅读大师海明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精神的充实,一种思想的飞越,一种理想的追寻。马卫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