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清华战国简新发现 两千年前《尚书》典籍重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京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清华大学藏战国简中记录的内容发现,《尚书大传》和《史记》中有关伐黎为文王时的事情的说法是不合理的。昨天清华大学公布了《战国竹简(壹)》研究成果。
两年前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流散到境外的战国竹简,其内容多为经、史典籍,大多在已经发现的先秦竹简中从未见过,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经过两年的清理保护和研究,最终确定清华简共为2388枚,其中发现了失传2000多年的战国《尚书》。昨天清华发布了两年来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整理出版。
以李学勤为首的清华研究团队共从清华简中整理出60余篇文献。本次面世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共包括《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和《楚居》九篇文献。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介绍说,此次面世的九篇文献中,前八篇都属于《尚书》或类似《尚书》的文献。《尚书》是研究先秦历史最重要的典籍,传说孔子选编的《尚书》有百篇之多,但经秦代焚书,大多失传。汉初济南伏生只传28篇,称《今文尚书》。汉景帝末曲阜孔壁发现《古文尚书》,比伏生所传多了16篇,后又佚失。从那时两千年来,清华简是首次发现《尚书》以及类似的典籍。
- 揭秘
简文纠正《史记》错误
《尚书》中的《尹至》和《尹诰》是有关伊尹和商汤的重要文献,涉及商汤灭夏的史实,极为重要。其中的《尹诰》又称为《咸有一德》,一度发现但又失传。但现存《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里据说有《古代尚书》,虽然宋代开始就有学者认为此为后人伪书,但至今仍有不同观点。
李学勤表示,把清华简《尹诰》与传世的伪《古文尚书·咸有一德》相比较,可以判断现存的《古文尚书·咸有一德》系人伪作,这对于中国学术史的研究影响非常深远。
清华简《耆夜》一篇,记载周武王八年征伐耆国(即黎国)得胜回到周都后,在文王宗庙举行“饮至”典礼。典礼中饮酒赋诗,诗的内容均见于简文。
该篇纠正了《尚书大传》、《史记》以为伐黎为文王时事的说法,具有历史价值,“又有文学意义”。李学勤表示,其中周公的一首诗与现在《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诗有密切关系,更是出人意料。(郭少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