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美衡:雷达的中国化批评诗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06期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近30年来,雷达主要致力于当代文学理论批评,他孜孜不倦地探究创作趋势、举荐文学新人、参与推动文学潮流,他的身影嵌入了当代文学的进程,亲历着并见证着当代文学的曲折、坎坷与发展。从他的多部论文集中精选出来的《雷达自选集·文论卷》,可以说集中地展现了他精彩纷呈的文学人生。

  这本近四十万言的《雷达自选集·文论卷》分为4辑,共收录了他自新时期以来重要的、先后刊载于《文学评论》、光明日报、《上海文学》、文汇报、文艺报等权威报刊并引起过较大反响的47篇论文。雷达从“文本细读”入手,通过“现象研究”与“理论探讨”之途径,在“文学史”的高度上,力图构建可称之为“新现实主义批评”的体系。他以他自觉的批评意识、大量的批评实践,积极加入到建构当代中国化的批评诗学的行列中,并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方法意识。批评该怎样面对文学既烙印着“历史之痛”又纠缠着“现实之用”。新时期以来,面对着现实主义的公式化与概念化、西方的种种批评方法、理论和原则之冲击以及丰富复杂多变的文学现象,雷达反对把批评贬低为作品的“二等公民”,或不顾及创作实际而把批评绝对理论化,或生搬硬套、或批评的“全盘西化”。在《昨日风 今日雨——关于批评的价值、困境与出路》一文中,他一方面正本清源,通过有关的理论探讨与批评实践,努力清除伪现实主义的历史积弊、不堪承受的意识形态之重以及“介入”变形等等,还原了它的基本原则,特别强调指出要大力弘扬“呼吁爱、引向善、看取光明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正面造就人的能力”等正面价值。另一方面,雷达积极拓宽现实主义批评“界限”,辩证地析取西方批评之种种有益成分“为我所用”,它包括着新批评、心理批评、文化批评、原型批评以及叙事学、接受美学、形式主义美学、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传统批评诗学如评点、鉴赏等等诸多质素。《民族心史的一块厚重碑石》《心灵的挣扎》 《历史的灵魂与灵魂的历史》 《废墟上的精魂》等等评析《白鹿原》 《古船》 《红高粱家族》 《废都》的著名长文,就是雷达执著于“此”的实践。

  问题意识。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时,雷达喜欢选择那些现实主义作品为批评对象,赞赏它们“介入现实”的极大勇气、积极关注当代社会的“矛盾、焦点与人之发展”的深刻与良知,从各方面考察它们参与并完善历史内容的智慧与策略。这既使文学保持常新的活力,也拯救着文学的边缘化溃败。当然,雷达注重文学的“问题”意识,却并非落实于急功近利,对于文学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如改革、反腐败、社会公正以及道德沦丧等等,他往往以当下需要为触发点,提炼出它们内具的普遍精神价值,如《〈绿化树〉主题随想曲》对“人民意识”的阐发、《论〈古船〉》激情挥洒与深刻挖掘“民族心史”。他也从宏观上描述与概括当代文学的“问题”模式,如“现实主义冲击波及其局限”、“人的觉醒与反封建主题的推衍”。返回文学本身,雷达对文学的原创性、文体、想象力、假定性、主体意识以及典型化等等“问题”长期追踪,对于它们所构成的艺术景观及其所决定的当代文学“祛魅”与变革,都能深入其中并作出了引导式的回应。

  主流意识。1987年,雷达总结新时期十年的文学发展,在《文学评论》发表了《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一文。雷达根据自己对当代文学的深刻体察与实践,辨析了新时期文学的“人道主义主潮论”、“现实主义主潮论”以及“文明与愚昧冲突主潮论”等众家之说,有理有据地提出了他自己的“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主潮论”。他“挖掘”出十年文学的主要轨迹,既在实证中体现出对未来文学的真诚预期,又以它为“批评之镜”,凸现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独特性及其位置。综观雷达的整个批评活动,几乎都在有意识地诠释、丰富着这个“主流”。

  体系意识。该卷的4辑安排及其顺序,框架性地成为雷达建构批评体系的路线图;并且,由于雷达有意为之,各辑的内容既有着论述的完整性但又在体系之内互相补充。其次,雷达从基础方面引入一整套与之相应的术语、概念和范畴,“文学的钙”、“精神能力”、“精神资源”、“民族心史”、“诗与史的恢宏画卷”、“朴素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冲击波”、“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等等,已成为当代文学及批评的一些关键词。再次,在《铸造自己的评论世界》等文中,雷达还系统地总结了批评的主体意识、批评的个性与独立性、批评的“观念崇拜”以及批评如何创造性地洞观文学发展等诸多难题。总之,雷达以批评实践为依托,然后上升到理论高度,并框架性地初步完成了新现实主义批评的体系建构与策略表述。

  雷达立足于已有的批评经验,面对1980年代以来所有的文论资源,以新现实主义批评为例,通过实践从方法、问题、主体意识等方面积极建构中国化批评诗学之努力,在当代文学此起彼伏又狼烟遍地的批评格局中既无可替代又值得尊重。作为一个批评家,雷达是独特而丰富的。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