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跨界月饼”靠市场 “文化月饼”更金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齐鲁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秋临近,月饼作为最具时令性的食物,早已在各大超市、酒店、甜品店以及网络平台等上市。记者走访发现,月饼按照用途被分为两个种类:一是送礼用的,二是自吃的。礼盒月饼今年呈现一个特点——跨界,很多原本非月饼甚至非食品领域的企业开始开发月饼,而自吃市场则更追求口味和性价比,除了流心月饼、鲜肉月饼、蛋黄酥等网红产品,传统的菜市场自制月饼也颇有市场。因原材料价格上涨,部分月饼提价在10%左右。(9月19日 《扬子晚报》)
  每年中秋节,月饼必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而借机在月饼身上大做文章,使自己赚得盆满钵满,就令月饼生产商家们费劲心思。报道中的“跨界月饼”成为新网红就是生动一例:故宫月饼、迪士尼月饼,连流心和鲜肉都成了“网红”月饼,且还越卖越贵。只要贴上一个标签,月饼的身价就上涨,也不管那标签与中秋节沾不沾边。
  商家绞尽脑汁搞创意,本无可厚非,商人以盈利为目的,其创意能否被市场接受,月饼价格是涨是跌,主要靠市场这只“手”去调节。除非到了不可控地步,才会由行政权力出面干预。而且,只要价格属于正常波动,不是恶意涨价,就是在许可范围内。把月饼市场搞得丰富一些,月饼的花样更多一些,使节日更具魅力,无论对消费者还是商家来说,都是双赢。
  然而,对月饼的创意内容,也要有所警觉。故宫月饼、迪士尼月饼之类,里面并没有多少与中秋相关的内容,却也看不出多少负面。而像流心和鲜肉这类有些搞笑的月饼,虽然没有越过公序良俗的界限。但无论是故宫卖的“皇家”系列月饼,迪士尼公园推出的各类经典卡通形象,还是“同道大叔”与中华老字号合作推出“倾星物语”星座月饼等,看起来似乎都少了一些与中秋有关的“文化元素”。
  月饼一直是中秋节的主角,而月饼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象征。循环往复的民俗模式,既是约束我们的行为规范,也是将我们连结为一个文化群体的纽带,更是相互认同的重要文化元素,使我们有一种文化归属感,使我们的精神不会失去某种必需依托,使我们活得踏实、充盈,能感到生活的意义。而月饼,正是这样一种民俗模式。月饼,本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祭祀月神后,月饼就成为一种美食沿传下来,逐渐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摆脱祭祀的节令食品后,月饼就上了亲友团聚的餐桌。而此时,月饼的象征意义变成了“团圆”,成为一种节日象征符号,变成感情寄托的文化消费品了。
  因此,与月饼的象征意义没多大关系甚至毫不搭界的某些“跨界月饼”,除了暂时能吸引一部分消费者的眼球外,对中秋节的文化贡献并没有多少。虽然中华大地广袤丰饶,各地、各民族的习俗千差万别,欢度中秋节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赏月、赏桂花、饮花酒、猜谜、燃灯、玩花灯等不一定适合于所有地区的人,但唯独吃月饼,几乎在哪儿都一样。中秋节吃月饼,更多是在烘托一种文化氛围,充满着对团圆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可见,目前的月饼生产厂家,还缺乏必要的对中秋月饼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敬畏。把月饼做得时髦很容易,但如果把月饼做得更有文化,并非易事。每过一次过传统节日,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展示,也是一次传统文化教育课堂。中秋节文化内涵丰富,就看能否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无更深的理解和尊重。由此,“跨界月饼”靠市场,“文化月饼”更金贵。只有在传统节日中增强对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才能使节日充满温馨、乐趣、意义,并以厚重的节日文化清流滋养心灵,也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永远熠熠生辉。刘天放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