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精品剧目一票难求 人艺的成功难以简单复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如果再多几个人艺……
  上周,人艺大戏《窝头会馆》开票,结果如同人艺以往的精品剧目一样,一票难求,买话剧票买成了热点事件。
  可以想象那些排了很久队却买不到票的观众们的遗憾心情,我们《北京晨报》也报道过随后网络上出现的黄牛票,虽然这些黄牛是钻了管理的空子,理应谴责,可是翻了几番的票价,说明为了这样的精品演出,是有观众愿意付出更高的代价的。也许,这就是物以稀为贵的一个例子吧。
  有同事跟我聊,为什么这样的好戏不能多演几场?其实呢,我相信人艺管理方也好,演员也好,都是愿意多演的,但是作为剧院来讲,每年的演出安排是必须有一定计划的,任何一个艺术机构,其资源都是有限的,具体说,演职员、设备、剧场面积的限制,使其不可能无限制地安排演出。大多数演出机构在安排剧目时,都要兼顾品种、层次、时效以及创作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尤其是人艺这样的“精品店”,不但传统优秀剧目很多,而且还在不断创作新剧目,要想让每一个剧目的爱好者都能满足,确实有点难。
  那么这个难题能解吗?应该说,既能也不能。说不能,是从短期来看,全北京就一个人艺,全中国也就一个人艺,而全国的话剧爱好者何止千万。说能,是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早晚能够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窝头会馆》门票事件,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这个矛盾。
  应该说,现在的人艺演出规模已经远超早前,但是现在爱看话剧的观众数量,比起上个世纪已经有了不知多少倍的增加。当年的追求温饱阶段,看演出对很多普通人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不说别的,从演出时间上说,就更多地让住在城里的观众有优势,远郊区的观众,散场后如果不能赶上末班车,那可就出了大事了。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租车逐渐普及,这样的难题才慢慢缓解。而到了现在,不要说出租车、自驾车,即使是靠着四通八达的公交系统,也可以把绝大多数观众送回家。这就是进步带来的变化,如今演出、展览、影视这些文化生活,早已不再是吃饱了以后的事情,而成为了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同样,中国百姓的生活改善速度也是惊人的,绝大多数人口摆脱了贫困,进入寻求更美好生活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物质部分在生活质量的总比重中逐渐下降,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
  但是,相比于物质部分的生产,精神文化领域的发展,有其先天的局限性,其最主要的局限,在于人才的培养速度。在物质生产领域,集中力量,高投入,是可以迅速产生效益的,而且往往是倍增的、叠加的甚至是几何级数增长的效应,但相对来讲,文化领域的投入,虽然肯定也是投入越高产出越大,其周期却明显要长于物质领域,而且相当固定。
  搞计算机的人都知道一个摩尔定律,就是说单位金额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每隔18-24个月翻番。虽然现在这个定律被认为失效了,但是科技发展的总体加速度是公认的事实。在物质生产领域,尤其是工业生产方面,有时候简单叠加就可以解决问题。比如一个大型工程设备的研制,如果想加速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员是有效的,将所有的难题分解,由各个分系统的研究人员分头研制,再组合到一起,可以大大节约时间。但是在文化领域的生产,就不能完全复制这样的方法。因为文化领域的生产,大多数被叫做创作,这种创作相当依赖创作者的个人文化修养和艺术技巧,其创作成功率与作品完成率的高低,很难用工业品生产来衡量,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更重要的前提,是艺术创作者本身的培养,必须要以相对漫长的周期和极小的成材率来实现,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尤其是最具有个性色彩的演出领域。
  相比于虽然创作艰难,但是复制容易的图书、影视等领域,舞台艺术,不管是哪一种,主要依靠的就是表演者在演出现场的表现,表演者每一分每一秒的演出,都具有不可复制性,而其给予观众的观赏感受,当然也都具有不可复制性。这是舞台艺术最大的魅力所在,也是众多的舞台艺术爱好者痴心不改的最主要因素。人艺的众多剧目,之所以这样一票难求,就在于人艺的气场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哪一个地方可以复制,看人艺演出的感受,也不是其他剧目可以替代的。
  说到这儿,可能会有人质疑本文的标题,多几个人艺,可能吗?确实难,因为人艺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环境,人艺的高峰,是在国家队层面上,经过几代人的积淀,慢慢精雕细刻出来的,想要简单复制人艺的成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但是,不能简单复制,不代表我们就永远仰望着人艺的高峰,止步不前。北京只有一个人艺,中国也只有一个人艺,这固然是人艺的成功,而反过来说,北京只有一个人艺,对观众来说太少了,中国只有一个人艺,对观众来说就更少了。新时代里,我们的文化经营领域已经扩大了很多,经营手段也多了很多,就算我们不能复制人艺,那么,如何经营出更多的像人艺这样具有足够艺术高度和文化影响力的团体或者机构,就是摆在业界和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道考题,而考官是十几亿不断追求更美好生活的中国人民。虽然我们前面强调了那么多文化领域作品创作的独特规律,但是人民的需求是硬指标,如何完成,考验的不仅仅是决心,更是智慧和恒心。郁晓东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