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岷江三根千年乌木引发“挖木战” 价值或达千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下一页
金沙遗址—乌木林。(资料照片)
点击进入下一页
6月5日,岷江眉山段,遭锯走一截的乌木躺在水中央。

文物专家判断眉山岷江二桥附近岷江中的乌木系金丝楠木,埋地下已有4000年

这位文物专家说,按当前行市,这批乌木的市场价值或达千万元

前段时间,这里还没被水淹,有人搬来锯子,有人扛来斧子,开始分割

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出台相应措施,加大对乌木的保护力度

前段时间,眉山岷江二桥附近的岷江中,有3块乌木被人发现。经文物专家鉴定,此乃弥足珍贵的金丝楠木,藏身地下已有4000年。照目前市值,三块乌木被估价在千万以上。

围绕这笔“诱人财富”,往日平静的江面泛起涟漪,一幕幕“挖木战”,让千年乌木不再安宁。时至昨日,其中两块乌木下落不明,还有一块尽管还躺在水中央,不过,露出水面的一截却已被人锯走。

价比黄金的“地下宝贝”遭遇窘境,眉山一位文物专家由衷感叹:“乌木监管尚属空白,不过,如此糟蹋真乃可惜。”

挖沙石

江中惊现千年乌木

“江中发现有乌木,应该是半个月前的事了。”说这话的是居民徐大爷。徐大爷所在村名叫定江村。因紧邻岷江,江中发生的一切,徐大爷和村民们了如指掌。

据徐大爷回忆,半个月前,江水还未上涨,采沙船仍在江中作业。有一天,船在江中一小岛附近,碰到了一个硬梆梆的东西。

起初,采沙人以为是礁石,便准备绕过。不过,眼尖的人发现,沙堆里有一小段枝桠冒出。枝桠发黑,有一股异香。于

是使劲刨开一看,竟是一块黑黢黢的木头。木头大概有六七米长,直径有1米多。与此同时,在不远处,又发现了两块。“这两块个头要小一些,不过,也有一股异香。”徐大爷说。

岷江中发现“黑木头”的消息很快传开。一位眉山籍文物专家说,经初步鉴定确认,此次发现的确系乌木。“根据到现场查看的同事描述,我可大胆作出判断,这些乌木属金丝楠木,埋地下时间已有4000年之久。”这位文物专家说,按当前行市,这批乌木的市场价值或达千万元。

拖不动

船载吊车仍然未果

“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这是乌木价值的民间说法。“江中之物”被确认为乌木后,定江村居民也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

起初,有人开来挖掘机,先把四周沙石掏空,准备将其拖走。谁知乌木太大,根本拖不动。这些人并不甘心,便用船载来一辆吊车,准备将乌木吊起来,折腾了好一阵,依旧奈何不了。

正待想更好办法时,汛期来临,岷江水位上涨了,“挖乌木”行动无奈搁浅。不过,另外两根小一点的乌木,还是被人弄走了。

想发财

锯子上阵锯走一截

昨天,在当地村民的引领下,华西都市报记者乘船来到“乌木发现地”。由于水位上涨,此处已处于江中,不远处,有一座小岛。村民指着水面说:“这一片,原本是采沙场。水涨了,便将这里淹没了。三块乌木,就是这里发现的。而这个,就是那个没弄走的大块头。”经现场用撑船蒿杆丈量,这块乌木的直径大约有一米多。

华西都市报记者看到,随着水波荡漾,一个树干状黑木,在水里若隐若现。从露出部位看,残留着明显的被切割面。“这是被人用电锯锯了的,锯走部分可能有两三米长。”村民说。

村民坦言,自从乌木被发现后,大家都知道乌木很管钱。于是,包括他在内,很多人都不愿意放过发财机会,便打起了主意。前段时间,这里还没被水淹,有人搬来锯子,有人扛来斧子,开始分割。

该谁管?

暂由文物部门介入

乌木到底该谁管?昨天,华西都市报记者先后咨询了眉山市东坡区文管所、眉山市国土资源局和水务局。

“岷江中发现乌木,我们早有耳闻。不过,乌木并非文物,所以我们不便出面保护。”昨天,眉山市东坡区文管所一位负责人直言。因为,迄今为止,关于乌木监管,尚无任何法律法规可作为依据。

眉山市国土局一负责人表示,乌木监管问题,他们尚属首次遇到。如论地下矿藏资源,国土部门当仁不让。不过,在矿藏资源目录里,貌似尚未将乌木收录其中。况且这批乌木发现地位于岷江江中,则应由水务部门介入。

眉山市水务局副局长易红兵则表示,目前尚未知晓此事。不过,如是在岷江河道里发现的,水务部门有义务介入保护。

“岷江乌木保护问题,我已经责成文物部门介入。”昨天,眉山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祝云表示,岷江发现乌木,他是从一份报告中获知情况的,于是,他作出批示,要求文物部门介入保护,同时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酝酿相关规定,出台相应措施,加大对“地下宝贝”乌木的保护力度。

华西都市报记者梁波摄影报道

百度词条

乌木,有“东方神木”和“植物

木乃伊”之称。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炭化过程形成乌木,故又称“炭化木”。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