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会议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一衣带水 血脉相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华夏经纬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摘要: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中华文化经福建向台湾地区辐射和延伸,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台湾无论是生产技术、物质财富等物质文化,还是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宗教习俗等精神文化,都与中华文化有渊源关系。中华文化是促进两岸交流的强大推动力,中华文化的延续性和凝聚力必将推动两岸统一。
关键词:台湾文化  中华文化  渊源
 
中华文化是一个多元的统一的文化共同体,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不断地汲取各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从而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几大地方性文化板块。例如:巴蜀文化、湖湘文化、荆楚文化、闽南文化、吴越文化等等。中华文化不断向四方辐射和延伸,为各民族所吸收,台湾文化就是吸收了华夏文化而形成的一个区域性文化,它是中华文化的延伸,是在吸收古老的闽南文化、畲族文化与海外文化成分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富有开创性的地方性文化。总之,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是一脉相承,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本质上讲,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同为炎黄子孙所创造和培育,因而属于同一系统,所蕴涵的内容,体现的素质及存在的方式和表现的形态,都是相同的。这是一种异地同构的人文精神,两者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历史表明,中原文化经福建进而向台湾地区辐射和延伸,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台湾无论是生产技术、物资财富、商业贸易等物质文化,还是政治制度、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宗教习俗等精神文化,都根源于祖国大陆。本文拟从台湾历史人口构成、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层面来探讨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渊源关系,并说明这种渊源关系在海峡两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历史上,中华文化主要是通过移民不断向台湾渗透移植,至迟在清代中期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闽台区域文化。
1897年至1980年台湾各地发掘出大量先人遗址与文物,证明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延伸。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台湾不具备从猿到人进化的自然地理条件,台湾最早的人类只能由岛外迁入。从远古至今,中国大陆移民台湾先后有三批:第一批是旧石器晚期的“左镇人”,研究显示,“左镇人”属于我国旧时器时代华南地区晚期智人。[1][1]“左镇人”属北京人的一支,与周口店的山顶洞人是“堂兄弟”关系。他们距今约在115万至3万年前甚至更早的年代由中国大陆移入台湾。第二批移民原属大陆南方古越族,其最早移入台湾者可早至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早期,最迟者由约在2000年前的汉代。翦伯赞说:“台湾番族,是‘古越之族’的支裔。”[2][2]林惠祥也认为:“台湾新石器时代人类,便应是大陆古越人的一支。”[3][3]施联朱讲得更明确:“台湾高山族的来源是多元的。其中从大陆迁来的古越人,是构成高山族的主要成份。”[4][4]第三批是汉民族的移入,始于宋之际,止于20世纪40年代末,其间明郑时、清初和1949年前后有三次移民高潮。这批移民的意义至关重要,台湾得以渐次拓垦,汉文化得以在岛内传播和发展,都是汉民族大量移入的直接结果。尽管中间经历过荷兰和日本分别长达数十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但中华传统文化在宝岛台湾始终延绵不绝,长盛不衰,显示出它顽强的生命力。
台湾的人口据统计,目前台湾的人口2300多万,其中汉族占97%。据1926年的调查,台湾有83%的居民是福建人后裔,另有17%的人口来自广东。明、清时期,祖国内地的居民大量向台湾移居。据统计,祖国大陆迁往台湾人数较多的姓氏有陈、赖、黄、郑、魏、李、萧、刘、简、庄、沈、林、曾、叶、许、蔡等。其中“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的台湾四大姓氏皆起源于中原。历史学家连横说:“台湾之人,中国之人也,而又闽粤之族也。”[5][5]《台湾省通志稿》也说:“本省人中,祖籍福建省者最多,广东省者次之,其他省份又次之。”[6][6]这种民族与人口结构,决定了台湾与大陆之间割不断的文化渊源。
 

    中国是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国的科技曾一度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台湾的开发时间比大陆晚几千年,在历史上,科学技术自然无法与大陆相比,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台湾的生产、民用、医药等技术,都是祖国大陆传播过去的。
在漫长的历史中,台湾一直是一个农业社会,耕种、狩猎、捕捞技术是衡量科技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早期台湾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耕种“无田器”,“无牛只、犁耙,唯用铁锥锄凿耕种”;“种植后,听其自生,不事耕锄”[7][7]。颜思齐和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开发台湾时,大批移民进入台湾,带去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运去大批耕牛,改变了台湾刀耕火耨的落后状况,使台湾农业“耕种如牛车、犁耙,与汉人同”。台湾原先狩猎,“捕鹿弓箭及镖,俱以竹为之。弓无鞘,背密缠以藤;拧绳为弓弦,渍以鹿血,坚韧过丝革。射,搭箭于左。箭舌长二寸至四寸不等,傅翎略如汉制而剪其梢,镖杆长五寸许,铁镞锋銛长二寸许,有双钩,长绳系之。用时始置箭端,遇麋鹿,一发即及;虽奔逸,而绳挂于树,终就获焉。”[8][8]后来,他们以木器“与汉人交易铁器、火药,以为捕鹿之具”,大大增加了捕获量。从刀耕火种到使用牛犁,从用竹箭到使用铁镖、火药,从看星星出海到使用罗盘指南针,这在农业社会是技术的一大进步。这种进步,是大陆内地先进科技推动的结果。此外,樟脑制作技术、茶叶加工技术、蔗糖制作技术、养蚕制茧技术,也都是从福建、广东等地传到台湾的。
台湾住民多筑厝于山间岩洞,以石为垣,以木为梁,以薄石板为顶;或以坚竹为墙,取草遮盖;丛林地带与潮湿地区,多筑巢以居,这一切同大陆南方古代居住状况大体相同。台湾主食为稻米与芋类,稻米、甘蔗、番薯的栽培技术都是从福建传去。食具或用柳碗、螺壳,或以藤篾为筐、为碗、为箸,汲水用瓠,炊板用铁铛、陶土、木扣。台民喜酒,酿造技术有二:一是舂秫米使碎,嚼米为曲置地上,隔夜发气,拌和藏瓮中。数日发变,其味甘酸;一是将糯米蒸熟拌曲,入篾篮,置瓮中,津液下滴,藏入,色味香美。这种酿酒技术,与福建民间的酿酒术无异。台湾人民衣着原“俱短至脐”,或“垂肩及臂”,或“衣长至足”,后“效汉人衣裤”,“衣短至腰,或织茜毛于领,或绿以他色,腰下围幅布,旁无襞积为筒裙,膝下用乌布十余重,坚束其腓至踝。”[9][9]这套装束,别说在当时,即使现在,也称得上是颇有创意的“时装”了。
台湾的医药卫生技术更是渊源于大陆的医术。被台湾人民推为“医祖”的沈佺期,是福建南安人。他随郑成功东渡台湾,二十年悬壶济世,为台湾人民行医施药,在台湾传播中华传统医术。台湾古无西医,中医、中药、针灸是主要医病手段,《黄帝内经》、《本草纲目》被推为医学经典。日据时期,台湾云林西螺镇人廖温仁撰写的《中华医学史》,虽用的是日文,但内容则为中华传统医学,此亦足证中华传统医学对台湾的影响力。
 

台湾的人文历史是中华民族文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可以从历史上台湾的政治、经济、军事建制以及生活习俗、民风民俗中看出来。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台湾社会的基本组织是社,社的结构形态与社会功能,与大陆原始社会中的社的性质大同小异。十三世纪末,元政府在台湾彭湖设巡检司,成为管理台湾的庶政机构,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把大陆实行的一整套郡县制度搬到台湾,上分六部处事,下置府和县。这种体制,即使在清统一台湾后亦无大变。1885年,台湾建省时,设台北、台湾、台南三府,府下辖淡水、新竹、宜兰、基隆、苗栗、云林、彰化、台湾、嘉义、安平、凤山、恒春十二县和彭湖、埔里二厅及台东直隶州,由此奠定了台湾建制格局。日据时期,这套建制暂时被打乱,但战后立即得到恢复。如今台湾,一省五市十六县(下辖乡镇)的建制格局,依然同大陆属于同一模式。这种传统模式的体制,保证了台湾的人文历史始终沿着中华民族文明史的轨道向前发展。
就语言来说,在台湾,除了少数民族外,台湾的大部分地区如南部、北部西部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差不多都说闽南话,就连许多少数民族也能听能说,据统计,台湾会说闽南话的人口大约占全省的80%。而闽南语则保留着唐宋以前古代中原汉语的风貌。
  台湾秉承中华文化重视儒学的传统。唐代福建有了儒学,南宋朱熹在福建创立了理学正统的闽学。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闽学由此移植台湾,在郑经统治时期台湾修建了第一座孔庙,福建和台湾确立了相同的伦理制度和道德观念。福建教育制度也全盘沿用于台湾,各府、县学的教授、教谕、训导全部由福建内地选派,如台湾兴办的台湾书院、崇文书院、南湖书院、引心书院等几十座书院,师资大都来自福建。台湾各书院所订规则,大体与内地同。台湾古代教育,也是特别重视伦理道德教育,乾隆十一年(1746年),彰化知县曾日瑛给白沙书院制定院规,强调要“严义利之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彭湖通判胡建伟建文石书院,十则学约中的第一条即是“重人伦”。这样的观念和教育模式在台湾继承和发展,奠定了台湾教育的基础,培养了一大批文人学士,成为推动台湾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台湾文学艺术的兴起也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在戏曲艺术方面,传自闽南语系区域的台湾地方戏有乱弹、九甲、车鼓戏、七脚仔戏、布袋戏,传自客家区域的有四平与采茶戏,这些戏剧都是福建特有的戏种。台湾歌仔戏,发源于福建漳州的锦歌,但经台湾艺人的加工和发展,成为台湾本土的剧种。台湾的音乐、绘画、工艺美术也受到了福建的深刻影响。
  台湾地区流行佛教与道教,这与中国其他地区是一致的。台湾崇奉海上守护神妈祖也是源于福建,明末台湾地区才开始奉祀妈祖。澎湖妈祖宫的同神庙,相传建于大陆移民之手。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封妈祖为天后,清将施琅于台湾府治新建天后宫。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经分巡台湾道蒋元枢重修,使其结构庄严,为全台湾祠庙之冠。台湾北港街的朝天宫,传说始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自雍正八年(1730年),朝天宫又有过数次大规模的重修,相传“庙貌香火盛冠于全台”。每年春天,台湾、澎湖等地南北民众前来进香者络绎不绝。
  台湾生活习俗等也与中华文化同出一源。台湾居民绝大部分由福建聚族而迁到台湾,并保持着聚族而居的习俗,修祖谱、选族长、设族田、办私塾,每年都要举行祭祖活动,联络宗族感情,产生了很强的凝聚力。清道光《东瀛识略》说:台民起居、服食、祀祭、婚丧,悉与内地无甚殊异。[10][10]如端午节期间的龙舟竞渡、赛诗会,中秋节吃月饼等习俗,带有典型的中华文化特色。台湾的“关公”崇拜也来源于大陆。
台湾文化带有本土的特点,但事实证明,台湾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渊源于中华文化。大量的考古发掘、历代传世文献证明,台湾与祖国大陆,地脉相连、血缘相通,文化相同,习俗相袭,无论从地质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角度讲,都本为一体,都是流与源的关系,密不可分。
我们在海峡两岸交流中,应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应该承认,两岸文化之间在一些具体方面是有差异的。而加强两岸文化上的交流,可以弥补这种差距,增进双方的理解,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创造精神上的条件。在新的世纪里,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构筑新时期面向世界的新文化的重任又使它面临着新的挑战。完成这样一个任务,首先要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充分吸取中华文化精髓,其次要广泛吸纳异质文化,实现带有不同物质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文化火花,而两岸之间文化上的某些特质的差异为此提供了机遇。祖国大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它构成了台湾这种带有海洋性质文化的坚实后盾,而面对太平洋的台湾地区文化具有某些大陆文化所不具备的优势,实现这种交流,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并且为改造和提升局部文化提供一个新的支点,而这也正是发展中华文化的新的含义。
 
 
参考文献:
[1]施联朱:《台湾史略》,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4页。
[2]连横:《台湾语典》,台湾书局1973年版。
[3]林熊祥:《台湾省通志稿?哲学篇》,台北:众文图书公司,1980,第4376页。
[4](清)黄叔璥:《赤嵌笔谈》,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二辑,台湾大通书局1984年版。
[5](清)范咸:《重修台湾府志》,中华书局1985年版。
[6]翦伯赞:《台湾番族考》,开明书店主编:《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47年版。
[7]江泽民:《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地位决不允许改变》,《海峡瞭望》2001年第8期。
[8]陈存洗:《从考古学看台湾文化的起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9]徐博东:《论台湾文化的特点和汉文化在岛内传播发展的历史分期》,《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0]林惠祥:《台湾石器时代的遗物研究》,《厦门大学学报》1955年第4期。
[11]尤玉柱、张振标:《论史前闽台关系及文化遗址埋藏规律》,《福建文博》1990年增刊。
作者:王琼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