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婴童架构 » 一三岁婴幼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用游戏解决宝宝脾气大难搞不讲理的毛病!_老师-孩子-游戏-毛病-



核心提示:在小C上课的早教中心有一次从总部派了一位男老师过来作教学交流,这个老师是美国人,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喜欢和每个人夸张的打招呼。小朋友们非常喜欢他,小C也一样,每次只要轮到那位老师的课,小C就喊着要早点去。记得有一次,一个3岁左右的男孩被妈妈带来上体验课,孩子一直在地上哭闹打滚,怎么也不肯进教室。那位老师走过来说交给他,然后我们隔着玻璃看到老师蹲下来和孩子说了几句什么。结果,像施了魔法一下,那个男孩就乖乖的跟着他进去了,当时看的我和男孩的

原题:用游戏解决宝宝脾气大难搞不讲理的毛病!
词频:孩子,老师,游戏,沟通,妈妈,牛奶,哭闹,成了,机器人,对抗


在小C上课的早教中心有一次从总部派了一位男老师过来作教学交流,这个老师是美国人,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喜欢和每个人夸张的打招呼。小朋友们非常喜欢他,小C也一样,每次只要轮到那位老师的课,小C就喊着要早点去。

记得有一次,一个3岁左右的男孩被妈妈带来上体验课,孩子一直在地上哭闹打滚,怎么也不肯进教室。那位老师走过来说交给他,然后我们隔着玻璃看到老师蹲下来和孩子说了几句什么。

结果,像施了魔法一下,那个男孩就乖乖的跟着他进去了,当时看的我和男孩的妈妈嘴巴成了“O”型。

家长怎么都哄不好的孩子他为什么就能哄好?下课后我问他跟孩子说了什么?老师笑着说:“其实我就跟他说了一句,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去探险,小朋友们的探险小火车要出发了,现在还差一个开火车的司机,你要不要去开?”

什么?这么简单?对啊,确实就这么简单。那这背后的秘密是什么呢?

●●●

过了一岁以后,孩子就不再是我们怀里那个只知道吃奶睡觉笑一笑就萌翻众人的小奶娃了,他们开始有了主见有了情绪有了脾气。

面对一个哭闹、对抗、生气、不配合、磨蹭的孩子时,我们的内心常常会生出一股无力感。当反复讲道理没用、当耐心被全部耗尽时,最后可能就是吼叫甚至打一顿收场。

简单粗暴的方式虽然临时解决了问题,但却让人沮丧,因为我们知道这并不是好的方式。有没有一种让家长和孩子双方都满意而又轻松的方法呢?

当然有。后来,我一有机会就和老师讨教,他教给了我一种在亲子沟通中非常有效的方法:玩游戏。

●●●

老师说,其实孩子的任何行为都在表达着一份合理的内心需求,只不过表达方式因人而异,哭闹、打人、对抗......都是他们的表达方式。和孩子有效沟通的第一步,就是及时准确地找出隐藏在这些表面行为背后的需求。

有效沟通的第二步,是将我们对孩子内心需求的反馈,翻译成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而这种语言,就是游戏。

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是他们自带的本能,如果我们想告诉孩子什么,“玩给他看”往往比“说给他听”会更有效。

游戏会帮助我们进入孩子的世界,迅速拉近大人和孩子的距离,当大人和孩子都处在一种快乐的氛围里时,很多东西就迎刃而解了。

●●●

后来,我开始在和小C的相处中实践这种方法。

小C有一个让我非常头疼的问题,就是她是一个饭渣(当然,这不怪她,是我一开始就没教好)。

每天午睡后我会让她喝一盒牛奶,但她一般只喝两三口就会开始找借口,什么牛奶太凉啦,有股怪味之类的,反正就是不要喝了。

如果坚持要她喝,那她就开始磨蹭,常常半小时过去了那盒牛奶还在那儿放着。有时候我也会忍不住吼她,结果弄得大家都不开心。

受老师的启发后,有一天我对她说,我们来表演节目吧,你当魔术师、妈妈当观众,看你会不会把牛奶全部变没了?小C当时就眼睛一亮,立即说:“我会我会!妈妈你闭上眼睛。一会儿我就变”。

然后,奇迹出现了,那盒平时半小时也喝不完的牛奶,只用了三分钟就被她全部喝光。哈哈哈,每一个为孩子吃饭发愁过的妈妈都能体会到我当时的心情吧?原来游戏真的这么有魔力,这比我每天软硬皆施、威逼利诱不知道要好多少啊。

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了游戏的力量。因为方法的改变,喝牛奶对小C来说不再是一个任务,而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此后几天,娃喝牛奶的时候都会主动要求变魔术,说明她是乐在其中的。

既不用强迫孩子,也没有向她妥协,孩子在边笑边玩中,就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了,这难道不是我们最想要的沟通方式吗?

此后,我就常常用这样的方法了。

有一次和小C去超市买东西,离家还有几分钟路程的时候她说走不动了,要抱,可当时我两手拎满了东西,根本没办法再抱起她。

换以前我肯定是讲道理,什么妈妈手里有东西不能抱呀,你已经长大了要自己走呀之类的。但其实就算你语气再缓和,娃也是听不懂的,她只接收到一个信息:大人在拒绝她的要求。遇到急性子的娃,可能马上就嘴巴一撇眼睛一闭哭给你看。

当时我说,现在我们是两个机器人,正在参加机器人走路比赛,我是一号选手,你几号呀?然后我就开始模仿机器人的样子走了起来。女儿立刻来了兴趣,说她是二号,也学着我的样子走。后来,我们就这样一步步笑着走回了家,至于要抱的事情,早就被娃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个在大人看来低级又无趣的游戏,却让女儿迅速接受并满足了。所以,并不是孩子任性难搞不讲道理,而是大人没学会用孩子的语言、走进孩子的世界和他们沟通。

大家看到这里,有没有受到一点启发呢?至少我第一次从那位老师那里听到这种方法时,真的有脑洞大开的感觉。

●●●

当然,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要和孩子打成一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游戏能力其实是人的一种天性,但是随着成长,我们慢慢变成了一个严肃、爱说教的人,几乎已经忘记怎么游戏了。

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尝试着做一些转变吧。

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别自己着急上火发更大的脾气,也不要马上想让孩子哭声停止或是接受你的道理,不妨先把心情放松下来,换一种态度和视角,用轻松幽默的方式来化解。

就算游戏方法不那么高明,但大人轻松的态度也会让孩子放松并卸下对抗情绪,沟通自然就变得容易了。

通过一起游戏,孩子在欢乐的笑声中,和大人交流了情感,感受到了我们的爱,或许,这才是游戏如此有魔力的真正原因。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